A- A A+

保留200株櫻樹傳承街區景觀記憶的重建事業

前言

本重建社區係1965年由當時的住宅公團所興建完成的出售住宅,總計17棟,共404戶。該社區於1998年成立「重建基本計畫委員會」開始檢討重建相關事宜。經歷了17年的努力,於2015年8月實施完成。

在進行過程中,面臨社區老舊住宅、設施等報廢、各棟須具備的重建要件欠缺、與反對者的退出訴訟等種種課題,在多數權利人重建共識形成的情況下,加上行政、協力企業、顧問團隊等共同參與,終能讓90%以上住戶於重建後繼續留居。

保留200株櫻樹傳承街區景觀記憶的重建事業
東京世田谷區櫻上水社區的集合住宅重建

 
譯者:何芳子 顧問 
本文原載出處:URCA雙月刊NO.178 P4~7 
(翻譯轉載已獲日本再開發推動者協會同意) 
作者:日建設計開發部開發小組再開發計畫部/長井健治 
日建設計Housing System再開發計畫部/馬場崇容
 
前言
 
本重建社區係1965年由當時的住宅公團所興建完成的出售住宅,總計17棟,共404戶。該社區於1998年成立「重建基本計畫委員會」開始檢討重建相關事宜。經歷了17年的努力,於2015年8月實施完成。
在進行過程中,面臨社區老舊住宅、設施等報廢、各棟須具備的重建要件欠缺、與反對者的退出訴訟等種種課題,在多數權利人重建共識形成的情況下,加上行政、協力企業、顧問團隊等共同參與,終能讓90%以上住戶於重建後繼續留居。
 
重建前狀況與重建的理由
 
本社區位於京王線櫻上水站以南約200公尺處,總面積約4.8ha,係呈南北向長方形基地,共配置了17棟建物,其間規劃了3處兒童遊戲場,總計面積7,500m2,每棟戶數從16戶到32戶不等,均屬南北向的4、5層樓住宅,每戶面積有70m2及59m2的2種規格。

棟與棟之間,由原始住戶種植的樹木,均已成長茂密、綠濃成蔭,形塑了良好的綠意景觀。
 
     
                  本重建社區配置示意照片擷取自日經BP社                                                                          本重建社區配置示意照片擷取自日經BP社
        
保留原有200株櫻樹,讓多數住宅單元都能觀賞櫻花景觀林宜樺攝影           大規模的重建社區,更新後共有878戶林宜樺攝影                                                     櫻上水花園社區入口林宜樺攝影
                                          
此外,屋齡四、五十年的老舊建物,從外觀到管線設備等問題層出不窮,再加上住戶的高齡化,其必須重建的理由如下:
 
(一)所有權人(現住戶)的高齡化與欠缺無障礙環境問題
依2008年當時統計,404戶中所有權人已達65歲者有230人,約佔60%左右。
 
(二)耐震性不足、建物老化
經耐震診斷結果,其底層的IS值僅0.6。給排水管老化、漏水情況頻頻發生。

(三)住宅居住性能降低
天花板太低,樑下淨高僅1.7m,已不符合新世代日本人的身高。另牆壁厚度、樓版等均太淺薄,隔音效果太差等種種問題。尤其是天花板高度,是無法藉由修繕加以改善的缺點。

辦理經過
 
本社區的自主管理的模式在權利人的自治過程中已建立明確機制。因此,於社區興建完成的20年後,在一些課題陸續出現後,即已開始思考遲早必須重建的問題,1999年經徵選顧問團隊後,正式檢討重建相關事宜。

檢討過程中,以2個課題為焦點。首先,從都市計畫的住宅社區檢討社區內整體住宅、設施報廢的實質性問題外,還涉及到老舊集合住宅重建的社會性問題,依區分所有權法、集合住宅重建法等法令問題,經與中央、東京都及區公所研商後,認為可朝都市計畫及重建相關法令規定方向進行。
 
2003年在集合住宅重建措置法訂頒後,以重建為前提檢討實施架構,經與行政部門協商後,於2005年經都市計畫核定其地區計畫。
 
在重建決議時雖然同意比例可達到80%以上,但就棟別而言,仍有少數住宅棟未能達到80%以上的同意比例,其間約經歷了3年半時間才使所有住宅棟均達到同意比例要求。
 
之後,又進行了計畫的修正,於2009年第四次決議才通過。重建會成立,開始向反對者提起騰空交屋訴訟確定後,於2010年動工,2015年完工。主要辦理過程如下: 
 
1988年 櫻上水社區成立未來研究會
1998年 重建基本計畫委員會成立
1999年6月 選定顧問團隊(日建設計、日建Housing System)
2001年6月 成立重建檢討委員會
2002年5月 選定事業協力企業(野村、三井不動產+大林組、清水建設)
2003年7月 重建議決、成立推動委員會
2005年11月 地區計畫等都市計畫程序完成
2006年4月 第一次議決,82%不成立(3棟未符合)
2007年12月 第二次議決,84%不成立(2棟未符合)
2009年4月 第三次議決,流會
2009年9月 第四次議決,84%成立(各棟均符合)
2010年7月 重建會成立
2011年7月 權變計畫核定
2013年6~9月 拆遷、動工
2015年8月 完工

進行過程中的計畫內容變更

(一)地區計畫概要

要拆除一個社區的所有住宅設施等必須透過地區計畫,檢討社區內外環境影響問題,其具體檢討項目包括7,500m2以上公園的改善、斜線管制、有效避難空間確保、高度限制、周邊道路動線改善等內容,其都市計畫內容如下:
 
基地面積 約47,900m2
建築物管制 容積率上限 200%
總樓地板 約30,500m2(現有)
主要用途 住宅、停車場
高度上限 45m

(二)事業概要及建築計畫重點

本社區交通、區位條件良好,從新宿搭京王線快車僅須15分鐘,從啟動初期權利人就具有信心把握此重建案定可成立。當初考量重建的可行性經徵詢權利人意見,彙整下列幾項建築計畫原則:

1.權利人以分回原有面積、不負擔費用為原則
2.由事業費內支付適當的搬遷及重建期間安置費用
3.採免震結構,單元配置朝南,樓梯間型式重視私密性等考量,以滿足上述原則進行規劃設計結果,其容積率為150~160%,住戶數在800~850戶左右。

依循地區計畫規定的斜線管制,並確保空地的原則下,活用了基地原有的地形高低差,搭配半地下化、人工地盤等設計,充分保留了原有的綠意空間,並利用人工地盤下空間規劃停車場,以彙整完成的建築計畫案,通過第一次重建會議決。

此建築計畫案中,因多數住戶都想要分配面臨大公園的住宅單元,致無法擺平,部分住宅棟無法取得80%以上的同意。

為解決此問題,於最後決議保留原有200株櫻樹,並適當增加大公園前住宅棟的規劃戶數,降低住戶選配的競爭狀況,而能取得同意。


其他主要反對理由及對應做法

其他反對理由概有下列幾項:

1.高齡者對搬遷、新集合住宅生活的不安
2.對重建規模及實施方式的批判
3.對原有資產權值估算落差的不滿

因此,儘可能運用公營住宅,請參加重建會員投資者提供搬遷協助,並於第二次會員大會議決修訂機制,配合住戶意見調整部分住戶原資產權值等之對應作法。

結語

在最後會員大會議決後的3年半時間內,順利完成了建築物興建。其間對不願配合搬遷者的訴訟花了2年時間,於建築完工的翌月,就進行交屋進住,就戶數而言,404戶中有383戶,計95%的權利人參與重建,其中359戶約90%以權利變換方式選配取得住宅單元,本重建社區戶數總計878戶,雖花費了約20年漫長時間,能夠完成如此大規模的重建計畫,乃得力於原住戶的鍥而不捨,以及各相關單位的協助。

事業計畫概要
 
社區名稱 世田谷區櫻上水花園(集合住宅重建事業)
所在地 東京都世田谷區櫻上水四丁目
原建物興建 1965年
  重建前 重建後
基地面積 約47,900m2 46,595.42m2
總樓地板 約30,500m2 98,550.99m2
建築面積 19,941.14m2
建蔽率 41.97%
容積率 60% 163.04%
住戶數/用途 404戶/住宅 878戶/住宅
層數、棟數 地上4~5樓、17棟 地上6~14F/地下1F、8棟
構造 RC造 RC造
單元面積 58.73~69.77m2 58.48~115.47m2
電梯 31座
耐震性能 舊耐震(IS最低0.35) 免震
公共設施   集會所、會議室、廚房、客房、洗衣房、電影室等
實施方式 依據「集合住宅重建促進法」規定
補助制度等 東京都集合住宅重建促進示範事業
主要臨時住居 東京都住宅特別比例(一定期限)UR住宅
事業相關企業 顧問:日建設計
參加重建會員:野村、三井不動產
設計:日建Housing System
施工:大林組、清水建設共同承造
 
(本文原載於都市更新簡訊第6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