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古屋納屋橋西、東地區第一種市街地再開發事業-商業核心再復甦
前言
納屋橋位於江戶時代的主要街道廣小路與堀川的交會點,堀川穿越名古屋市中心後往南流匯入名古屋港,因此納屋橋水上運輸的商業事業蓬勃發展,往來電車非常繁榮,成為名古屋市主要地標之一。
但隨著時代變遷,地鐵逐漸取代電車,過去因電車往來而繁榮的納屋橋周邊地區,因地鐵名古屋站的建立,致使商業核心往地鐵站偏移,進而使納屋橋地區逐漸沒落,原來木造屋已經不再適於現在的生活機能,因此名古屋市政府於1987年推動了「堀川納屋橋地區市街地再開發事業基本計畫」,冀能增強納屋橋地區商務機能,並於1998年市府再推出「名古屋新世紀計畫2010」,針對納屋橋地區訂定了綜合整備計畫,並於2001年第一階段實施計畫中整合納屋橋西地區街區,開發能定居於市中心的住宅及商務設施 ,於納屋橋東地區則著重開發堀川沿線空間,使土地高度有效利用,改善周邊商務設施。
業務研展部主任 麥怡安
助理研究員 陳盈汝
助理研究員 陳盈汝
納屋橋西、東地區基地位置(圖片來源:URCA)
納屋橋西地區第一種市街地再開發事業【AQUA TOWN 納屋橋】
「AQUA TOWN 納屋橋」位於納屋橋西側,面積0.72公頃,屬於商業區,亦屬於名鐵五丁目高度利用地區。於「名古屋新世紀計畫2010」第一階段實施計畫提到,納屋橋西地區再開發目標係為形塑具有魅力的都市景觀及提升道路防災機能,並指定廣小路為都市景觀整備地區,期望建築重建的同時,除了改善都市景觀,提升防災機能外,亦透過拓寬道路,形塑安全的行人空間。
本案於1987年由地主向名古屋市政府提出業務合作申請,至1988年3月通過了納屋橋西地區市街地再開發事業,於同年12月與市府簽訂了地區再發展基本協議,至1991年設立再開發協議會,於2001年都市計畫公告後,日本都市再生機構正式成為本案實施者,2003年3月事業計畫確定,同年12月權利變換計畫確定,2004年3月開始動工,2006年11月正式完工。
本案共規劃兩棟建築,一棟為地上33層、地下1層之住宅棟,另一為地上7層之業務棟;其中住宅棟的部分,3至6樓是作為SOHO家庭出租住宅,規劃47戶,7至33樓則為一般出租住宅,規劃305戶,供周邊商務通勤人員租賃,另外,原保留床的部分則規劃19戶住宅由地主分回做住宅使用。為因應老年化及少子化,在住宅棟1、2樓設置生活支援設施,包括24小時托兒中心及老人日托中心,另於住宅樓中庭處建立機械式停車場,有效利用空間。
面向廣小路的商業棟,為了與周圍現代建築保持和諧,在建築外觀上設計配合鄰近建築採格子結構設計,一樓騎樓外觀亦配合納屋橋外觀採拱橋造型。1樓供商業設施使用,多開設餐廳為主,2至7樓則為業務使用。
納屋橋西地區「AQUA TOWN 納屋橋」(麥怡安 攝)
配合納屋橋外觀人行步道地磚及一樓設計皆融入拱橋元素(陳盈汝 攝)
納屋橋東地區第一種市街地再開發事業【TERRASSE納屋橋】
本案位於納屋橋東南側,位於名古屋市重要軸線上,因此商業發展較為繁盛,本案基地於更新前現況為露天停車場,主要供周邊商務大樓使用。基於市府推出的「堀川納屋橋地區市街地再開發事業基本計畫」以及「名古屋新世紀計畫2010」,期望本區土地能有效的合理利用,本案於1991年設立「納屋橋東地區市街地再開發準備組合」,期望透過更新提升都市機能,並創造良好的居住及商務空間。然而,由於遇到雷曼衝擊等經濟危機使本案一度停滯,2009年3月都市計畫公告,次(2010)年該準備組合邀請日本都市再生機構擔任事業協調者,推動本案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本案於推廣業務方面,採用了三位一體的事業推進模式,日本都市再生機構通過市府的協調獲了業務支持,並於2012年進行的一次公開招募特定業務代行者,經審查委員會審議後,選擇了「納屋橋HUB」,該特定業務代行者係由清水建設、大日本土木工程及日本設計所組成,此外,另組成了一個再開發組合來協助本案推進,綜上所述,促成本案最終係由納屋橋HUB、日本都市再生機構及再開發組合等三個組織一同推動本案。再開發組合2014年3月確定,同年7月事業計畫確定、10月事業計畫變更確定,2015年3月開始動工,2017年7月完工。
本案規劃理念系為建構一個新的交流場域,透過堀川沿岸露臺及沿岸步道的設計,除了提供民眾交流的空間,也創造了新的城市景觀,同時,特過商場及展覽設施的配置,提升本區的回遊性。
本案面積1.3公頃,共興建四棟建築物,包括一棟地上29層之住宅棟,三棟分別為地上3至5之商務棟(商業業務棟、店鋪棟、業務棟),四棟建築的設計都透過色調與周圍環境調和,以不同的立面設計產生不同的意象,同時,為了整體開發一致性,配合堀川對岸的前「加藤商會大廈」的建築外觀來設計本案建築,透過建物外觀水平線的延續設計,使街區與周圍環境相互協調。
納屋橋東地區第一種市街地再開發事業【TERRASSE納屋橋】
本案位於納屋橋東南側,位於名古屋市重要軸線上,因此商業發展較為繁盛,本案基地於更新前現況為露天停車場,主要供周邊商務大樓使用。基於市府推出的「堀川納屋橋地區市街地再開發事業基本計畫」以及「名古屋新世紀計畫2010」,期望本區土地能有效的合理利用,本案於1991年設立「納屋橋東地區市街地再開發準備組合」,期望透過更新提升都市機能,並創造良好的居住及商務空間。然而,由於遇到雷曼衝擊等經濟危機使本案一度停滯,2009年3月都市計畫公告,次(2010)年該準備組合邀請日本都市再生機構擔任事業協調者,推動本案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本案於推廣業務方面,採用了三位一體的事業推進模式,日本都市再生機構通過市府的協調獲了業務支持,並於2012年進行的一次公開招募特定業務代行者,經審查委員會審議後,選擇了「納屋橋HUB」,該特定業務代行者係由清水建設、大日本土木工程及日本設計所組成,此外,另組成了一個再開發組合來協助本案推進,綜上所述,促成本案最終係由納屋橋HUB、日本都市再生機構及再開發組合等三個組織一同推動本案。再開發組合2014年3月確定,同年7月事業計畫確定、10月事業計畫變更確定,2015年3月開始動工,2017年7月完工。
本案規劃理念系為建構一個新的交流場域,透過堀川沿岸露臺及沿岸步道的設計,除了提供民眾交流的空間,也創造了新的城市景觀,同時,特過商場及展覽設施的配置,提升本區的回遊性。
本案面積1.3公頃,共興建四棟建築物,包括一棟地上29層之住宅棟,三棟分別為地上3至5之商務棟(商業業務棟、店鋪棟、業務棟),四棟建築的設計都透過色調與周圍環境調和,以不同的立面設計產生不同的意象,同時,為了整體開發一致性,配合堀川對岸的前「加藤商會大廈」的建築外觀來設計本案建築,透過建物外觀水平線的延續設計,使街區與周圍環境相互協調。
納屋橋東地區「TERRASSE納屋橋」(林育賢 攝)
堀川沿岸露臺及沿岸步道的設計(陳盈汝 攝)
借鏡與參考
隨著地鐵建設,促使商業核心逐漸移至名古屋地鐵站周邊,進而導致過去因堀川水上運輸繁榮的舊商業中心—納屋橋地區逐漸沒落。納屋橋西、東地區規劃重點皆提到創造具有魅力的都市景觀,並以當地重要地標—納屋橋做為建築設計依據,主要目的係在於重現堀川與納屋橋過去歷史角色的重要性,也是為了延續地區文化風貌。我國都市更新案近年來雖保存及再利用古蹟、歷史建築等意識逐漸抬頭,但如何保留在地的文化意涵亦同樣重要,如何於重建的同時,復甦在地文化亦不失為我國重建的一大課題。
項目 | 內容 |
案名 | 納屋橋西地區第一種市街地再開發事業 |
實施者 | 日本都市再生機構 |
位置 | 愛知縣名古屋市中村區名駅五丁目3308番 |
基地面積 | 0.72ha |
土地使用分區 | 商業區、防火區、高度利用地區、都市景觀整備地區、停車場整備地區 |
容積率 | 840% |
建蔽率 | 75% |
整備項目 | 商業、業務、住宅、公益、駐車場 |
事業費用 | 約15,530百萬日圓 |
推動歷程 | 1987年3月 向名古屋市請求業務合作 1991年6月 再開發協議會設立 2001年2月 都市計畫公告 2003年3月 事業計畫確定 2003年12月 權利變換計畫確定 2004年3月 開始動工 2006年11月 完工 |
建築概要 | 總開發敷地面積:約4,600㎡ 總開發建築面積:約3,431㎡ 總開發樓地板面積:49,379㎡ 構造:RC造、S造 住宅棟層數:地上33階、地下1階 住宅棟樓地板面積:25,284㎡ 一般出租住宅 305戸、SOHO家庭出租住宅47戶、地主分回19戶 商業棟層數:地上7階 商業樓地板面積: 5,535㎡ 停車位:176台 |
項目 | 內容 |
案名 | 納屋橋東地區第一種市街地再開發事業 |
實施者 | 納屋橋東地區市街地再開發組合(野村不動産株式會社、株式會社NIPPO、三菱地所レジデンス株式会社、ユニー株式會社) |
特定業務代行者 | 納屋橋HUB(清水建設、大日本土木工程及日本設計) |
事業協調者 | 日本都市再開發機構 |
位置 | 愛知縣名古屋市中區榮一丁目212番 |
基地面積 | 1.3ha |
整備項目 | 商業、業務、住宅 |
事業費用 | 約228億日圓 |
推動歷程 | 1991年8月 準備組合設立 2009年3月 都市計畫公告 2014年3月 再開發組合確定 2014年7月 事業計畫確定 2014年10月 事業計畫變更確定 2015年3月 開始動工 2017年7月 完工 |
建築概要 | 總開發敷地面積:約11,190.57㎡ 總開發樓地板面積:143,400㎡ 構造:RC造、S造 住宅棟層數:地上29階 住宅棟樓地板面積:41,767㎡ (住宅347戸) 商業業務棟層數/樓地板面積:地上5階/8,174㎡ 店鋪棟層數/樓地板面積:地上3階/12,060㎡ 業務棟層數/樓地板面積:地上4階/1,509㎡ |
資料參考來源:日本都市再生機構
(本文原載於都市更新簡訊第8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