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巴爾的摩(Baltimore)水岸開發的成功經驗

前言

巴爾的摩市位於美國東岸華府與費城之間,為一臨港城市,港口水域位於該城市的東南側。在二十世紀初期因一場大火而將一千多戶的房子燒毀,城中區嚴重損壞。到了1950年代,由於郊區化的原因,造成巴爾的摩市中心的沒落。

本文整理2001年4月27日陳敬堯建築師蒞臨基金會演講
主講人/圖片提供:陳敬堯
紀錄:周佳音

巴爾的摩市位於美國東岸華府與費城之間,為一臨港城市,港口水域位於該城市的東南側。在十八世紀時,巴爾的摩市以菸草運輸業為主,商業盛極一時,為當時運送菸草至歐陸的主要港口之一。到了十九世紀,鐵路的興建逐漸取代了部分港口水運的功能。不幸的是,在二十世紀初期因一場大火而將一千多戶的房子燒毀,城中區嚴重損壞。到了1950年代,由於郊區化的原因,造成巴爾的摩市中心的沒落,環境品質惡劣、空屋率日增,這在當時不僅是巴爾的摩所面臨的問題,也是美國其他城市普遍面臨的問題。

百貨公司關門
至於巴爾的摩的更新的起源,應回溯至1954年冬天。當時,有一家著名的百貨公司(O’neill’s)被總公司勒令限期歇業,該公司負責經理向當時的零售商業總會求救,他們警覺到這已是零售產業生死存亡的關卡,同時他們也發現這不只是商業零售單獨面對的問題,還有其他的產業也面對相似的問題。這些問題包括投資環境不佳、整體實質環境不佳、產業有待轉型、社會治安等等,彼此相互影響,嚴格說起來,這也是巴爾的摩市整體興衰的關鍵時刻。他們迫切需要的不只是挽救產業危機,而是整體都市的更新再造。

民間發起規劃自救
在尋求瞭解問題癥結的同時,他們也發覺在巴爾的摩的委員會太多了,各司其政,以致於意見整合不易。然而,其中有一委員會稱之為the Great Baltimore Committee(大巴爾的摩委員會),其成員多為年青之企業家,態度也比較主動積極,於是帶頭把相關的組織結合在一起,使不同的意見得以整合。而the Great Baltimore Committee所面對的主要任務之一是更新作業經費的籌措,當時他們由會員及商家中籌得了美金22.5萬元,並著手進行整體更新規劃,所以巴爾的摩市的更新可以說是由民間發起的。為挽救當時已奄奄一息的巴爾的市摩,在1957年,他們從紐約、費城等地聘請來全國一流的規劃師,而為使這些規劃師能長期投入這一個都市更新的重要工作,於是成立了the Planning Council(規劃委員會),並進行監督管理。

察理斯中心(Charles Center)
規劃委員會在一年之內就察理斯中心(Charles Center)提出都市更新計畫(Urban Renewal Plan)。該計畫佔地14個街廓,面積約為33英畝。次年,在1959年該計畫便取得市府的開發許可,並藉由發行公債籌得2500萬元資金;同年,並成立Charles Center Management Office,一個非營利的私人組織來推動執行該計畫。當時之所以選擇這基地做為整體更新計劃之重點計劃,原因有三,除了考量該計畫之面積不應太小,以致無法帶動其他區域之更新,面積亦不應太大,而造成執行困難外,該基地位於城市的約略中心位置,有利於對城中心四周造成影響,同時,基地主要之建築使用為百貨及商業辦公等,有利於活絡產業。該計畫並提出許多在當時都是相當先進的都市設計策略與想法;包含了歷史建築的保留、多目標使用、住宅區更新、人車分道及大街廓的開發構想等,也實際付諸執行。
察理斯中心整體更新計畫在1984年執行完成,但在1970年代已具雛形,並帶動後來整個城中心的復甦。然而,若以現在的觀點來檢討其規劃設計,仍有一些可以改善的空間;首先,因為廣場四周建築物地面層採挑空形式設計,造成活動不易聚集,雖然近來引進幾家餐飲,已略有改善,但仍缺乏活動的量能。其次是人車分道想法的的誤用--,規劃案採sky-bridge(空橋)的設計,但巴爾的摩市城中區人口不多,在使用密度不高的情形之下,使二樓空橋及平台的使用相當冷清,此非原規劃者所預期。再則因設計的二個廣場是位在許多大型建築物之間,視覺的可及性低,喪失了部份公共空間的機能。

內港更新
當察理斯中心成功的把巴爾的摩市中心注入一些更新動力的同時,規劃委員會把更新的注意力和重心移到附近的Inner Harbor(內港地區),並看出這地區具有開發的潛力。在今天,我們或許認為親水性是理所當然的,然而在當時則是別具洞見。1964年,規劃委員會就內港地區240英畝提出一個30年長期發展計畫,其主要計畫(Master Plan)是由大巴爾的摩委員會、市規劃部(City Planning Department)及都市更新及住宅機構(Urban Renewal and Housing Agency)所提出。和台灣一樣,當時的開發亦曾面臨產權整合的問題,該更新區內有200多位私人地主,但他們卻能克服其問題,完成土地的整合。而當時的內港因水運功能已被鐵路及汽車所取代,留下來的多為破舊髒亂的倉庫,且不具任何觀光價值,據官方統計顯示,當時觀光客的數量為零。
在機能定位為文化、休閒及觀光的政策前題下,在規劃初期規劃師曾經提出過許多不同的規劃方案,並面臨許多重要的課題與抉擇,例如高速公路應採跨港或地下化等。就這一個課題而言,最後跨港高速公路計畫被否決了,而採用地下化方案,雖成本高,但事實證明代價值得,換得的是日後無可取代的都市景觀特色及水岸休閒資源。內港地區在1964年開始規劃,1972年就有一些具體的建設,更新的工作非常有效率,這要歸功於當時的市長對更新建設的投入與其強而有力的領導。巴爾的摩市內港地區的尺度和台灣的基隆內港十分相似,非常具有可親近性的潛力,更新的策略首先是拆除老舊的倉庫廠房並將內港四周加以綠化,以合理之工程成本,徹底改變居民對港口的印象,使水岸更具有可親近性。而貝聿銘建築師所設計的世貿大樓(World Trade Center)為港邊之第一項政府重大建設,以地標建築建立了其他投資者對水岸開發的信心。另一方面,策略性的在港區內配置了一艘美國最早的戰船(Constellation)及興建一座小型文化館以吸引市民及觀光客對水岸的興趣。在70年代更新初期,內港地區的開發,除了世貿大樓成本較高外,其餘的都是成本低的建設。


Inner Harbor

帶動效果
察理斯中心與內港地區的更新很快的帶動了它們之間及臨近地區的開發,這些開發多是民間自行投資的,包括1975年的IBM大樓等。這期間興建的會展中心(Convention Center),對活動的引入也頗有助益。後來有一著名開發商(the Rouse Company)希望能在這水岸旁興建一個具觀光性質的商場(Festival Market),但是引起當地居民們的反對,於是開發商找來建築師設計規劃並在公聽會展示一座十分寫實的模型以說服居民同意該計畫,最後投票結果該計畫僅以些微票差取得了開發權,也成就了日後水岸商場的範例。1975至1985年間,內港陸續興建了一些重要的建築,包括著名的水族館在內,這也使得巴爾的摩從1960年代零觀光客發展到了1980年時成為有800多萬觀光人口的觀光重鎮。也因為觀光人口的增加,內港周圍也陸續興建了許多觀光旅館及餐飲等其他附屬設施,巴爾的摩至此有了新的生命。

都市設計的角色
事實上,都市設計師僅就建物高度訂定了相當簡易的都市設計準則,臨接內港的建築依保留的一座歷史性建築物為高限,而外圍則容許較高的建築,建築形式則留給建築師相當大的想像及發揮空間,由the Architecture Review Board 來審議建築個案。內港周圍的建築物設計基本上皆以港口意象為主題,使建築形式能與水岸的風格相契合,由於內港周圍建築物設計的成功,事實上更彰顯了港口的趣味。
除了一些新建建築外,也有一些屬於歷史保存的建築案例,例如屬歷史性建築的電力公司得以舊屋新用,保存了原建築外觀,而賦予新的用途;原有的燈塔經保留維護,成為視覺地標等。不可諱言,在內港區更新開發過程中也有一些失敗的例子,例如在靠內陸側的一個商場區因地理位置離水岸略遠,無法吸引觀光客來消費而經營失敗;也有一個臨水岸的大型集合住宅,因建築量體太大而破壞了水岸的親切性,這些都足以當做我們日後規劃水岸開發的借鏡。後續的發展包括到了1990年代興建的城區棒球體育館,巴爾的摩市仍不斷的為他們的都市更新在做努力;期盼體育館能引入週末人潮,解決美國城市到了週末便成為死城的窘境。

結語
回顧巴爾的摩市的更新過程,從40年前破敗的港口城市到現今成為觀光重鎮,不但徹底改變了都市風貌、挽救了當時的產業危機,更樹立了一個至今全球各地許多水岸城市爭相效仿的更新典範,這之間結合了許許多多人的智慧與不懈的耕耘。台灣有著相當多的水岸資源,包括港市合一後的高雄港與基隆港,為能建設成功的海洋城市,巴爾的摩市的水岸更新經驗值得我們深入去瞭解,學習與分享。
  

Harborplace 1


Harborplace 2


Harborplace 3

(本文原載於都市更新簡訊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