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日本都市再生機構

前言

「獨立行政法人都市再生機構」的成立是依據平成13年(2001年)12月內閣會議所決定的「特殊法人等整理合理化計畫」,把「都市基盤整備公團」解散後,與「地域振興整備公團」的「地方都市開發整備部門」進行整合,於今年(2004年)7月1日所成立的法人單位。
本文內容主要是簡單的介紹至目前為止,日本住宅公團、住宅‧都市整備公團以及都市基盤整備公團在都市更新事業中所扮演的角色及所發揮的功能,並同時簡述都市再生機構在都市更新事業上的未來發展方向。但是本文主要係以狹義的都市更新計畫,即以市街更新事業為重點加以說明。


出發!都市再生機構
「都市再生機構」的都市更新事業推動方向

獨立行政法人再生機構業務第一部再開發課 組長 大山雄二郎
譯者:蔡宜臻 校訂:何芳子本文
原載出處:再開發推動者 2004 NO.111
(翻譯轉載已獲日本再開發推動者協會同意)

目前為止公團所推動的更新事業

(1)日本住宅公團經手的更新事業

日本住宅公團在成立之初,是依循一般市街住宅制度負責推動更新工作。直到昭和44年(1969年),「都市再開發法」訂頒後,公團也開始擔任市街地更新事業的實施者角色。公團可推動兼辦住宅興建的更新事業(即所謂住宅型的更新計畫,目前併入居住環境整備型的更新計畫)。根據此法律,公團於昭和48年(1973年)開始著手東京都墨田區立花一丁目地區的更新事業。一直到更名為「住宅‧都市整備公團」止,一共推動九個地區的更新事業。

此外,公團不只擔任更新計畫實施者,同時參與成為更新會(即再開發組合)一員,實施更新事業,公團可以更新會參與成員(參與組合員[1][1])的身份加入,取得保留之住宅樓地板面積,在所謂的協調型更新事業中,於昭和51年(1976)開始推動靜岡縣靜岡中町地區等幾個地區的更新。

[譯註]參與組合員: 在日本建商或投資人不能夠擔任更新事業的實施者,只能以出資人的身份參與再開發組合(即台灣之更新會),成為參與組合員,由再開發組合負責擔任實施者。

(2)由住宅‧都市整備公團推動的更新事業
昭和56年(1981),「日本住宅公團」整合更名為「住宅‧都市整備公團」後,都市整備工作納入業務重點並導入特定型態的更新事業(現在則稱為都市機能更新型更新事業)。所謂的特定型態的更新事業,與之前公團所進行的再開發事業最大的區別在於,並非僅以住宅建設的更新為主,而係以更新都市機能為主要目的的更新事業及土地重劃事業。更新事業案例代表有:東京都立川市的「Faret立川」、東京都新宿區的「新宿Island」、土地重劃事業代表案例則有:橫濱市西區以及中區的「港區21世紀」中央區部分、埼玉市中央區及大宮區的「埼玉新都心」等地區。

此外,在平成7年(1995年)1月的阪神‧淡路島大地震後,為進行廣大災區的災後重建工作,公團也負責了住宅建設、都市更新、土地重劃等各種事業的推動。在都市更新事業方面,公團主導執行了兵庫縣西宮市的西宮北口車站北東地區等5個地區的更新。此外,公團也參與了由市政府以及更新會所主導的神戶市新開地六丁目東地區等5個地區的更新事業,亦取得部份更新住宅樓地板面積。

(3)都市基盤整備公團推動的都市更新事業
依據1997年內閣決議的「特殊法人等的整理合理化」揭示於1999年廢除「住宅‧都市整備公團」,同時設立了「都市基盤整備公團」,具體的改革方向,係將原本的政策目標由「住宅‧住宅地的大量供給」轉為「都市的基盤整備」。

同時,為了使都市的結構能夠同時具備著「悠閒但豐富」的生活性,以及都市活動的機能性,所以公團所主導的都市更新事業及土地重劃事業,係著重在大都會區域內業務核心都市及都市基本公共設施的整備工作。此外,為了達到與民間業者及地方政府的適切分工,公團所從事的更新事業基本上都是涉及到大規模都市基盤整備有關或土地權利關係錯綜複雜,很難由民間單位及地方政府來進行的更新事業。

此外,在參與由民間更新會所負責的更新事業當中,以往係以住宅建設為主要考量,而在「都市基盤整備公團」成立後,基於協助民間更新事業的觀點,公團在參與更新會成員或以特定建築實施者參與,在法律上已有明確的功能定位。

而公團在參與成為更新會成員時,主要是基於民間的委託,期盼公團能扮演協調統合角色,不僅只為了取得更新後樓地板面積,同時也能藉由統合協調提供技術指導並給予經驗的傳承,從而達成公團所肩負的推展更新事業的職責。

都市基盤整備公團所負責的協調性工作,早期係以積極參與企劃為基本方針,對於所取得之更新後樓地板面積,公團原則上不採出售方式,而是以出租模式經營。

公團在協調型事業方面的參與方式有許多種,例如:傳統係以更新會成員的身份參與、或以公共團體的特定事業參與者的身份參與(千葉縣市川市的市川車站南口)、或以特定建築實施者的身份參與(神戶市的六甲道車站南側、埼玉縣川口市的川口一丁目1番)、或是在取得土地所有權人全體同意後以個人名義進行的事業的參與(東京都品川區的東品川4丁目、東京都千代田區的霞關三町目南)等等。

再開發事業的實際成績

(1)事業的進行狀況

由以上歷史變遷情況得知,從日本住宅公團時代開始,一直到2004年6月底為止,總共參與了118個市街更新事業的推動,其中直接主導實行的有53個地區,間接參與協調的有65個地區。其中,有85個地區(直接主導的32地區、間接協調型的53地區)已經完工。

從直接主導的53個地區的詳細情形得知,屬於居住環境整備型的有42個地區(當中有24個地區已經完工),屬於都市機能更新型的有11個地區(當中有8個地區已經完工)。

■都市機構的更新事業的成績(平成16年6月底的現在情形)
  完成 事業進行中 總計
地區數 面積(ha) 地區數 面積(ha) 地區數 面積(ha)
直接主導實行 居住環境整備型
都市機能更新型
都市機能更新型(地方據點都市、中心市街地活性化)
24
8
0
43.3
14.5
0
18
3
2
59.1
11.9
2.9
42
11
2
102.4
26.4
2.9
小計 32 57.8 23 73.9 55 131.7
協調型 更新會負責實行
公共團體負責實行
個人單位負責實行
個人施行者
33
18
1
1
39.5
21.3
0.2
7.2
9
2
0
1
12.9
5.8
0.0
3.1
42
20
1
2
52.4
27.1
0.2
10.3
小計 53 68.2 12 21.8 65 90.0
  85 126 35 95.7 120 221.7

■居住環境整備型更新事業(直接主導進行)
完工地區 事業進行中地區
地區名 所在地 地區面積(ha) 地區名 所在地 地區面積(ha)
川越車站前田町 埼玉縣川越市 1.1 武藏浦和車站前 埼玉縣埼玉市 5.2
立花一丁目 東京都墨田區 1.2 千種車站南側 愛知縣名古屋市 1.5
野毛町3丁目 神奈川縣橫濱市 0.7 所澤元町北側 埼玉縣所澤市 1.1
赤羽車站西口(Ⅰ期) 東京都北區 0.8 西國分寺車站東側 東京都國分寺市 1.0
逆瀨川車站東側 兵庫縣寶塚市 0.7 納屋橋西側 愛知縣名古屋市 0.7
豐明前 後車站前方地區 愛知縣豐明市 1.8 曳舟車站前 東京都墨田區 2.8
川崎東田町八番地 神奈川縣川崎市 1.1 蘆花公園車站南口 東京都世田谷區 1.9
西國分寺車站南口 東京都國分寺市 0.8 上福岡車站西口車站前 埼玉縣上福岡市 2.6
川口車站西口 埼玉縣川口市 2.4 武藏小金井車站南口 東京都小金井市 5.3
雲雀之丘車站南口 東京都西東京市 0.7 刈谷車站南側 愛知縣刈谷市 5.7
北小金車站南口 千葉縣松戶市 1.6 藥願大道西側 福岡縣福岡市 0.6
JR尼崎車站北側(Ⅰ期) 兵庫縣尼崎市 2.0 勝時車站前 東京都中央區 1.7
赤羽車站西口(Ⅱ期) 東京都北區 2.6 晴海三丁目 東京都中央區 8.5
龜有車站南口 東京都葛飾區 2.3 鶴見車站東口 神奈川縣橫檳市 1.4
池下 愛知縣名古屋市 0.9 狹山市車站西口 埼玉縣狹山市 3.6
JR市車站前 大阪府?市 2.8 晴海四丁目 東京都中央區 12.2
勝蹟櫻之丘車站南側 東京都多摩市 1.4 東池袋四丁目第2 東京都豐島區 1.1
JR尼崎車站北側(Ⅱ期) 兵庫縣尼崎市 3.6 寢屋川市車站東側 大阪府寢屋川市 2.2
JR住吉車站東側 兵庫縣神戶市 1.4 -
賣布神社車站前 兵庫縣寶塚市 1.6
晴海一丁目東側 東京都中央區 4.8
西宮北口車站北東側 兵庫縣西宮市 3.3
仁川車站前 兵庫縣寶塚市 1.6
大泉學園車站前 東京都練馬區 2.1
合計 24地區 43.3 合計 18地區 59.1
             
■都市機能更新型再開發事業(直接主導進行)
完工地區 事業進行中地區
地區名 所在地 地區
面積(ha)
地區名 所在地 地區
面積(ha)
汐入車站前 神奈川縣橫須賀市 1.5 北仲道路南側 神奈川縣橫濱市 5.4
汐入車站前第2 神奈川縣橫須賀市 0.2 北品川五丁目第1 東京都品川區 4.0
西新宿六丁目東 東京都新宿區 2.9 東五反田二丁目第2 東京都品川區 2.5
丸之內車站前 愛知縣名古屋市 0.4 -
中野上本町二丁目 東京都中野區 1.9
汐入車站前第3 神奈川縣橫須賀市 0.4
立川基地遺跡相關地區 東京都立川市 5.9
川崎車站西口 神奈川縣川崎市 1.3
合計 8地區 14.5 合計 3地區 11.9
             
■都市機能更新型(地方據點都市、中心市街地活性化)的更新事業(直接主導)
完工地區 事業進行中地區
地區名 所在地 地區
面積(ha)
地區名 所在地 地區
面積(ha)
  中之町A 沖繩縣沖繩市 1.2
北田大手町 鹿兒島縣鹿屋市 1.7
合計 0地區 0 合計 2地區 2.9

■協調型市街地更新事業(以更新會成員之一的身份參與等)
完工地區 完工地區
地區名 所在地 施行
單位
地區
面積(ha)
地區名 所在地 施行單位 地區
面積(ha)
靜岡中町 靜岡縣靜岡市 更新會 0.5 茅崎車站南側 神奈川縣茅崎市 0.7
上六 大阪市天王寺區 更新會 1.2 龜戶‧大島‧小松川E41 東京都江戶川區 1.2
舨急川西能勢口車站前第一 兵庫縣川西市 更新會 0.7 龜戶‧大島‧小松川E32 東京都江戶川區 0.3
音羽一丁目 東京都文京區 更新會 0.4 橫濱Port Side 橫濱市神奈川區 4.0
厚木東部第一 神奈川縣厚木市 更新會 0.4 清瀨車站北口 東京都清瀨市 1.7
唐戶 山口縣下關市 更新會 0.6 岩槻車站東口 埼玉縣岩槻市 2.0
成增車站北口 東京都板橋區 更新會 1.3 金澤車站武藏北第五 石川縣金澤市 2.0
枚方岡本町 大阪府枚方市 更新會 1.5 六甲道車站南側(1) 神戶市灘區 0.2
櫻井車站前 奈良縣櫻井市 更新會 0.9 新長田車站南側(1) 神戶市長田區 0.5
唐戶町六番地東側 山口縣下岡市 更新會 0.3 六甲道車站南側(2) 神戶市灘區 0.7
河內松原車站前南側 大阪府松原市 更新會 1.6 金澤車站武藏北第二 石川縣金澤市 0.3
厚木東部第二 神奈川縣厚木市 更新會 0.6 新長田車站南側(2) 神戶市長田區 0.2
豐田市車站東側 愛知縣豐田市 更新會 1.6 新長田車站南側(3) 神戶市長田區 0.9
小花新町 兵庫縣川西市 更新會 1.1 六甲道車站南側(3) 神戶市灘區 0.8
阪急川西能勢口車站前第二 兵庫縣川西市 更新會 0.8 高石車站西側 大阪府高石市 個人 0.2
晴海一丁目西側 東京都中央區 更新會 5.2 東品川四丁目第一 東京都品川區 個人 7.2
沼津上土町‧通橫町 靜岡縣沼津市 更新會 0.7 合計 53地區 68.2
佐賀中央第一 佐賀縣佐賀市 更新會 0.7 -
新開地六丁目東 神戶市兵庫區 更新會 0.3
小石川柳町 東京都文京區 更新會 0.8
國領車站南側 東京都調布市 更新會 1.5
新子安車站西側 橫濱市神奈川區 更新會 4.2 事業進行中地區
濱松東第一6街區 靜岡縣濱松市 更新會 1.0 地區名 所在地 施行
單位
地區面積(ha)
湊川中央周邊地區 神戶市兵庫區 更新會 0.5 白河‧三好 東京都江東區 組合 2.0
西荒神 廣島市南區 更新會 0.8 日本橋濱町三丁目西部 東京都中央區 組合 1.8
豐中車站西口 大阪府豐中市 更新會 0.6 日本橋人形町 東京都中央區 組合 0.6
西宮北口車站南西第一 兵庫縣西宮市 更新會 3.3 豐州車站前 東京都江東區 組合 1.3
東五反田二丁目第一 東京都品川市 更新會 1.9 日暮之里西側 東京都荒川區 組合 0.3
上目黑二丁目 東京都目黑區 更新會 1.2 上目黑一丁目 東京都目黑區 組合 1.4
東神奈川車站東口 橫濱市神奈川區 更新會 0.7 大崎車站東口第三 東京都品川區 組合 2.5
月島車站前 東京都中央區 更新會 0.9 川口一丁目一番 埼玉縣川口市 組合 2.3
八王子八日町第二 東京都八王子市 更新會 0.9 池田町 大阪市北區 組合 0.7
西大井車站南側 東京都品川區 更新會 0.8 有松車站前 名古屋市綠區 3.2
寢屋川市車站前 大阪府寢屋川市 2.1 市川車站前 千葉縣市川市 2.6
金澤車站武藏北第一 石川縣金澤市 0.6 霞關三丁目南側 東京都千代田區 個人 3.1
牛久車站西口 茨城縣牛久市 1.8 ※東品川四丁目以及霞關三丁目南側的施行機構是登記成個人單位而進行的。
池田町前北側 大阪府池田市 1.3 合計 12地區 21.8
                     

此外,由原地域振興整備公團所著手的市街地更新事業地區,中之町A地區(沖繩縣沖繩市)以及北田大手町地區(鹿兒島現鹿屋市)兩處,現在仍在進行中。

除此之外,歸屬於「住宅‧都市整備公團」時代的法定事業有谷塚車站西口地區(埼玉縣草加市)的住宅街區整備事業。

在全國所有已完工的市街地更新事業中,至2004年3月底止共599地區),由公團所負責進行的約只有5%左右,並不是佔了很大的比例,這是因為地方公共團體在,同一個城市進行多個更新計畫的情況並不是很常見,而一個更新會只能從事一個更新事業,所以多數地區的更新事業幾乎都是以單一事業體去進行的情況佔了絕大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