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本基金會規劃2012完工四案

檢視階段成果與開創都市更新長遠未來

國揚天母:天母入口新亮點

 本案位於臺北市士林區太平洋SOGO崇光百貨南側,距捷運芝山站約150公尺,基地面積2,751㎡。更新前使用為傢俱賣場、汽車修護廠、鋁門窗等商店,樓高多為1~2層樓,建物老舊窳陋,巷道違規停車情形嚴重,消防救災困難;位處臺北市政府於2000年6月26日公告劃定「士林區‧中山北路、忠誠公園西側更新地區」內,事業及權變計畫於2009年1月核定,2012年5月取得使照順利完工。

基地形狀南北狹長,長度達80公尺,建築師以東面作為建築物的正面,將荷蘭知名新造型主義的藝術家蒙德里安(Mondrian)的幾何分割造型轉化為建築立面語彙,運用飾板組合為框架,講究分割的比例美學,高質感的白色結晶化玻璃與深色隔柵所交織的韻律,豐富了中山北路六段的建物表情,成為進入天母地區視覺的新焦點。未來勢必帶動中山北路、捷運芝山站所夾福國路兩側地區之更新再發展。 

勝陽富田:打造北投新地標

位在北投區崗山路5巷,鄰近中央北路三段與捷運復興崗站;單元內建物多為超過60年之土造與磚造建物,環境雜亂與週邊發展差異過大。自2007年1月劃定為更新單元至2012年7月底取得使用執照,歷經5.5年,終於以100%同意之協議合建方式完成本案更新。

基地雖為完整街廓且面積達4,320㎡,但除北側崗山路5巷外,其餘道路皆未完全開闢,為改善附近交通狀況,實施者以28%的低建蔽率規劃將建築物量體退縮設計,四周留設人行步道,創造高綠覆率開放空間、休憩平台,配合坡地變化以多層次的植栽增加視覺穿透性。

吉美富廣千荷田:創造植物園旁新地標

本案位於中正區西藏路、汀州路及莒光路交口所圍街廓內,面積約3,855㎡,鄰近南機場社區及植物園,區內公私有土地夾雜、違章滿佈,環境髒亂。自2000年6月劃定更新地區、事業計畫於2008年6月份核定,權利變換計畫旋即於同年11月申請報核,直至2012年11月底取得使用執照,歷經12年,終於以100%同意完成本案更新。

審議過程中,財政部在2009年1月公佈修正「都市更新事業範圍內國有土地處理原則」,將大面積國有土地參與都市更新以標售為主的政策修改為以參與權利變換分配為主。本基金會建議以公開抽籤方式,為國有土地選配適額之房地及停車位,此舉不論未來國有土地採標售或參與分配,皆保留了彈性。更新後舊違章建築戶獲得妥善處理,公私有土地經過重建之後發揮有效利用之效益,讓周邊住戶享有良好的人行動線及環境品質。

興洋興天地:引領大同區再現風華

位在建成圓環西側,土地面積2,605㎡;更新前多為四層樓透天建築物,為早期繁華圓環地區的商家聚集地。但因違建物密集、缺乏緊急逃難及防火間隔,消防問題嚴重,自2000年6月劃定為更新地區至2012年12月取得使照,歷經12年,終於完成更新,讓本案成為大稻埕建成圓環地區首件全街廓更新案。

產權並非最複雜,但推動過程中範圍確認卻一波三折,在興洋建設、本基金會等諸多單位協助下,地主們逐漸達成更新共識,突破許多困難,成為建成圓環鄰近地區諸多更新案當中進程最快者,亦為都市更新示範地區計畫中目前唯一圓滿成功的更新案。

興洋建設考量大稻埕是臺北市文化發展重要的起源地之一,更是人文與藝術薈萃之所,更新後提供低樓層部分店面,贊助藝術家陶文岳與「當代一畫廊」,共同策畫「圓環藝勢力」藝術創作櫥窗,將不定期推出藝術展演交流與藝術演講座談活動,希冀能將藝術氛圍播散出去。

(本文原載於都市更新簡訊第57期)

  • 發布日期
    2013/03/15
  • 發表人
    研究發展部主任
    張志湧
    專案組長 廖美莉
    助理研究員 江玲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