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區30新國門」戶外論壇 市民共享西區門戶計畫過去、現在及未來
西區門戶計畫從年初交六公車彎、行旅廣場、忠孝西路路型調整及北門廣場完工等,依序交出了城市改造亮麗成績單,除此之外臺北市政府都發局在今日(8月16日)傍晚,在國光客運西站舊址,也就是目前的行旅廣場,舉辦了?西區30新國門?夏日戶外論壇活動,在夏日的傍晚時分邀請市民一同回顧過去三十年的規劃歷史。論壇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先邀請過去參與規劃的老前輩談過去的規畫經驗,市民才能體會這樣辛苦的基礎下怎麼逐步實現;下半場由這兩年辛苦的市府團隊首長,一項項分享每個工程背後的理念跟辛苦的步驟。
夏日論壇活動現場備有輕食、飲料與音樂,邀請市民在輕鬆的氣氛像共同分享西區門戶計畫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並宣告著西區門戶計畫已達成階段性任務,也告示大家,台北車站周邊真的不一樣了。在這盛夏的日落,沉浸在輕快的音樂,隨著專家們的分享,從西區30年來的轉變談起,憶起當年的繁華年代,想起人口爆炸快速發展的年代,車子與工地取代原本的土地機能,直至今日重拾以人本為主的規劃理念,在展望未來的同時,論壇也接近尾聲,期望留給大家的印象及是「西區從原有的大工地,變成能使市民們親近的大綠地」。

點此觀看新聞連結
夏日論壇活動現場備有輕食、飲料與音樂,邀請市民在輕鬆的氣氛像共同分享西區門戶計畫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並宣告著西區門戶計畫已達成階段性任務,也告示大家,台北車站周邊真的不一樣了。在這盛夏的日落,沉浸在輕快的音樂,隨著專家們的分享,從西區30年來的轉變談起,憶起當年的繁華年代,想起人口爆炸快速發展的年代,車子與工地取代原本的土地機能,直至今日重拾以人本為主的規劃理念,在展望未來的同時,論壇也接近尾聲,期望留給大家的印象及是「西區從原有的大工地,變成能使市民們親近的大綠地」。

點此觀看新聞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