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大同區「興天地」建成圓環新地標
本基金會協助興洋建設引領大同區再現風華
本案位於南京西路、重慶北路與天水路交口,基地正對建成圓環,土地面積2,605㎡;更新前多為四層樓透天建築物,居民以開設餐廳、藥品、服飾等商業販售為業,為早期繁華圓環地區的商家聚集地。自2000年6月劃定為更新地區至2012年12月完工,歷經12年,終於完成更新,讓本案成為大稻埕建成圓環地區首件全街廓最大規模更新案。
塑造圓環地標新形象
大同區是臺北市早期發展的三市街之一,其中包括大稻埕、迪化街、孔廟等獨具歷史風貌與人文景觀特色之區域。日治時期屬於日新町及建成町之交界處,是重要的商業中心,但如今城市發展結構改變後逐漸沒落,但是此處的生活機能與文化底蘊仍舊是臺北市民生活的重要部份。
位處於重慶北路與南京西路交會點的建成圓環,曾為大同區小吃最重要的匯集區域,呈現曾獨領風騷、繁盛一時的臺灣小吃文化,但因違建物密集、缺乏緊急逃難及防火間隔,明火快炒、慢火細燉的小吃,雖讓饕客大快朵頤,但始終無法解決消防問題。雖經市府市場管理處更新改建為美食中心,但建築型式與小吃型態始終無法有效融合,經營不善的問題始終存在。
姑且不論美食中心的興盛與否,建成圓環的地標意象仍是市民鮮明的記憶,況重慶北路仍是進出高速公路必經之路。「興洋興天地」於圓環西側的矗立,勢必成為大同區最醒目的地標焦點,新建物的使用型態,希望能有效帶動週邊地區的再發展。
更新前多為四層透天的連棟建築
更新範圍經三度調整
本案東向正對建成圓環,更新前房屋多為四層樓透天建築物,整體現況老舊窳漏,住戶多已搬遷或未居於現址,現住戶人口老化,空屋閒置情況嚴重,並與現代都市發展有明顯差距,帶給圓環週邊地區發展衰退與停滯觀感。
2005年中始,由土地所有權人黃先生持續與基地內土地所有權人進行溝通協調,並曾於2006年2月26日舉辦第一次概要公聽會,當時的更新範圍是43筆土地,會中透過本基金會對於都市更新法令及未來規劃內容的說明與黃先生的呼籲,許多尚未劃入都市更新單元內之土地所有權人與住戶,紛紛表示對於參與更新的高度興趣與意願。
經過多次溝通之後,許多住戶對於未來開發後的想像存在相當大的分歧,無法達成圓滿的共識,同時部分土地所有權人亦明確表達不願參與更新,讓本案之發展頓時陷入僵局。
為避免後續發展困難損及已達成共識所有權人與住戶之權益,再於同年4月12日以41筆土地舉辦第二次事業概要公聽會,但是此次之更新單元已較前次範圍零碎,會中除臺北市都市更新處代表明確表示希望其它地主能夠再就更新的正面意義做考量之外,黃先生與未來的實施者興洋建設亦大聲疾呼,願以最大的誠意邀請其他仍猶豫不決或是另有考慮的所有權人來共同推動本案。
經過大家的努力,會後部份地主願以簽署承諾書或同意書的方式加入更新單元,但仍有部份的地主明確表達不願參與,故最終留下街廓西南側土地面積520㎡未劃入,以55筆土地作為更新範圍,於同年4月26日舉辦第三次事業概要公聽會,因此本案更新單元範圍歷經三次公聽會的溝通後方才定案,可見過程之艱辛。
取消捷運天水站成為遺珠之憾
就在2006年本案協調更新範圍期間,因大同區居民及里長等民意代表要求,市政府考量於天水路設置捷運松山線天水站之計畫,最初由馬前市長於2006年1月決定推動增設。同年8月25日在大同區公所區政說明會時,亦曾允諾將天水站納入設站調查。而在討論過程中,捷運局因為天水站出口用地取得不易,亦徵詢本案實施者考量是否辦理捷運聯合開發之意願。實施者與本基金會討論捷運聯開結合都市更新共同為地主爭取最大利益,並提出配置構想以及工作計畫至捷運局簡報,表達高度意願。
但是後續市府相關單位經過審慎評估,認為天水路路幅狹窄,施工較為困難,且距離未來松山線的北門站僅約500公尺,就交通運量而言,恐未符合經濟效益,加上仍有部份地主持反對意見,用地取得不易。因此,2007年市政會議為避免延宕到2013年通車時程而影響公眾權益,經考量後決定不予增設,使得本案與捷運站共構之計畫未能實現。
成為示範計畫,有助於帶動整合
本案自事業概要通過後,在實施者興洋建設與本基金會的專業規劃與積極協調之下,住戶們很快達成高度共識,在取得9成5以上住戶之同意後,事業及權利變換計畫於2006年11月10日送市府審議。
2006年底都市發展局為加速推動都市更新,於東、南、西、北區篩選具有示範作用之都市更新案共五處,彙整為「都市更新示範地區計畫」,本案有幸成為示範地區之一,亦帶給實施者與所有權人們莫大之鼓舞。
本案審查過程因所有權人高度共識而十分順利,但是在2007年7月9日召開都市更新審議時,原未參與本案之街廓南側土地所有權人重新表達參與之意願,期望實施者以及市政府可再次考量納入更新單元。但是本案已完成房地選配與建築設計,並完成大部份都市更新審議程序,若更新單元變動對於原參與土地所有權人的漫長等待而言極不公平,也對於本案實施者在推動上產生更多風險。此外,所有已走完的都市更新程序皆須重頭開始,而至於範圍變動後所產生的時間與開發風險,都必須實施者獨自承擔。
然而興洋建設於慎重思考之後,為兼顧原土地所有權人期盼以及市民最大利益的角度出發,決定願意變更更新單元範圍,以完整街廓的方案重新出發,希望藉由此次變動為本案未來帶來最大之更新效益。
建築設計三次調整終於定案
由於本案位於商業區,因此需兼顧土地所有權人商業經營需求、店舖需要以及現代建築規劃,同時又要考量地區特色,加上更新單元範圍多次變動,建築規劃亦成為重要課題之一。
本案之建築設計原先是由陳宇人建築師負責,預計規劃地上14層之商業大樓,低樓層主要規劃為零售商業使用,並設置騎樓以沿續本區沿街面的商業活動;高樓層則規劃為一般事務所,因應未來辦公與商務需求。但是後續幹事審認為應加強對環境之貢獻,建物量體應適度退縮,以避免造成過大之壓迫感。因此實施者邀請吳成榮建築師參與本案之建築規劃,重新調整建築設計進入審議會審查。
最後進入審議會時,為考量街廓南側住戶參與意願,實施者考量將更新規模增大為完整街廓,建築設計又必須重新調整。所幸在兩位建築師協助之下,本案的最終建築設計巧妙的維持原案分配位置,同時又讓新增範圍的土地所有權人可滿足其需求。
量體分棟 分段退縮
經調整後量體採分棟方式設計,並將基座與屋身分段退縮,避免高層建築對圓環環境及週遭區域產生壓迫感,另因受限於土地使用管制中建蔽率規定,新建築規劃之地面層面積較更新前為小,為此本案採一樓全面挑高六米,同時設置合法夾層的方式,彌補土地所有權人對於店舖空間之需要,並創造本案建築高挑大氣的群樓氣勢。
舊文化與新潮流的呼應
為配合周邊地區特色,本案建築納入大量「圓」的元素,期望與建成圓環相呼應;另外在建築立面上也融入大稻埕地區傳統古典建築的建築語彙,以當地街屋之「四柱三開間」的方式設計立面,色彩亦配合建成圓環及大稻埕濃郁之歷史文化氣息,主要以柔和協調為主要原則,沿街之弧形帶狀範圍其立面規劃皆以具穿透性材質處理,使沿街面成為輕盈透空的現代街景,讓本大樓成為與環境融合一體的建築物。
最後,為因應環保綠化趨勢,在商業區建蔽率高而空地較少的情況下,本案以高層退縮的方式於六樓設置大面積露台,同時給予相當程度綠化,以符合現代建築高層綠化之潮流,也使得建成圓環區域新增一處可供欣賞之空中花園、都市綠洲,並希望帶動未來周圍建築物共同營造相連的環狀綠帶景觀。
設置騎樓,沿續當地商業行為
本案基地區位環境良好,具有極佳的土地使用條件,卻因屋況老舊閒置,整體環境發展無法進一步提昇;於更新重建後,改建為新式商業大樓,除提供原地主與住戶優質居住與經營環境外,同時提供促進圓環未來發展活動所需之空間。建築規劃上採沿街設置騎樓,提供行人舒適與安全性,同時考量將店舖招牌、燈光整體設計,以沿續當地既有之商業空間與行人逛街感,大大提昇商業土地之使用效率。
地籍線與建築線不合,請照過程波折不斷
本案歷經三次概要公聽會確定範圍、兩次公開展覽及幹事會、還有三次審議會,共歷時三年多的時間,終在實施者與規劃團隊的持續努力與本案全體所有權人的積極配合,於2008年5月15日核定計畫,但在眾人沈浸在歡愉之氣氛中,原以為隨著本案都市更新審議程序的結束,後續大樓興建工程必能一帆風順時,卻於建造執照申請過程發生建築線與地籍分割線不符之情形。
本案因申請建造執照需要申請基地範圍邊界鑑界,但因為大同區內街區老舊、地界複雜,經鑑界結果發現地籍範圍分割線竟與建築線不相符合,請照過程因而停滯不前,後經實施者及規劃設計單位持續與建管單位協調,雙方皆盡最大努力將影響調至最小,但仍有部份偏差無法消弭,建築師只好重新檢討建築設計申請建造執照,但是調整後已與原核定圖面略有差異,後續仍需辦理都市更新事業及權變計畫變更。
另外圖面變更申請建造執照過程中,因先前協調及公文往返時間問題,且建造執照核發後,尚需進行抽查、機電工程送審及放樣勘驗等審查,程序及內容亦相當繁瑣,諸多因素致使本案時程延宕,截至2009年8月才正式動工,距離核定公告已超過一年時間,可見都更案核定後建造執照之審查與抽查也是一大工程。
引領「圓環藝勢力」建成圓環地區文化昇級
本案土地所有權人並非最複雜,但推動過程中卻一波三折。不過在興洋建設、本基金會等諸多單位協助下,加上地主們高度之更新共識,終突破種種的不可能,成為建成圓環鄰近地區諸多更新案當中進程最快者,亦為都市更新示範地區計畫中目前唯一圓滿成功的更新案,更是民間透過都市更新積極響應市政府軸線翻轉再造西區政策之案例。
本案於2012年12月完工,更新完成後,興洋建設考量大稻埕是臺北市文化發展重要的起源地之一,更是人文與藝術薈萃之所,遂提供本案低樓層部分店面,贊助藝術家陶文岳與「當代一畫廊」,共同策畫「圓環藝勢力」藝術創作櫥窗,未來將不定期推出藝術展演交流與藝術演講座談活動,希冀能將藝術氛圍播散出去,讓大稻埕及圓環地區充滿藝術創作能量,讓藝術氣息瀰漫於在社會中,並增添都市更新所帶來的效益。更新完成後不只改善了先前窳陋老舊的環境,同時改善公共安全、衛生,並增進都市景觀的美化,成為大稻埕地區視覺的新焦點,也冀望透過本案的民間自主更新,將可對於圓環一帶的發展帶來積極正面意義與示範作用,引領大同區老舊街區及產業再現風華。
興洋興天地更新完成
事業內容摘要
本案位於南京西路、重慶北路與天水路交口,基地正對建成圓環,土地面積2,605㎡;更新前多為四層樓透天建築物,居民以開設餐廳、藥品、服飾等商業販售為業,為早期繁華圓環地區的商家聚集地。自2000年6月劃定為更新地區至2012年12月完工,歷經12年,終於完成更新,讓本案成為大稻埕建成圓環地區首件全街廓最大規模更新案。
塑造圓環地標新形象
大同區是臺北市早期發展的三市街之一,其中包括大稻埕、迪化街、孔廟等獨具歷史風貌與人文景觀特色之區域。日治時期屬於日新町及建成町之交界處,是重要的商業中心,但如今城市發展結構改變後逐漸沒落,但是此處的生活機能與文化底蘊仍舊是臺北市民生活的重要部份。
位處於重慶北路與南京西路交會點的建成圓環,曾為大同區小吃最重要的匯集區域,呈現曾獨領風騷、繁盛一時的臺灣小吃文化,但因違建物密集、缺乏緊急逃難及防火間隔,明火快炒、慢火細燉的小吃,雖讓饕客大快朵頤,但始終無法解決消防問題。雖經市府市場管理處更新改建為美食中心,但建築型式與小吃型態始終無法有效融合,經營不善的問題始終存在。
姑且不論美食中心的興盛與否,建成圓環的地標意象仍是市民鮮明的記憶,況重慶北路仍是進出高速公路必經之路。「興洋興天地」於圓環西側的矗立,勢必成為大同區最醒目的地標焦點,新建物的使用型態,希望能有效帶動週邊地區的再發展。
更新前多為四層透天的連棟建築
更新範圍經三度調整
本案東向正對建成圓環,更新前房屋多為四層樓透天建築物,整體現況老舊窳漏,住戶多已搬遷或未居於現址,現住戶人口老化,空屋閒置情況嚴重,並與現代都市發展有明顯差距,帶給圓環週邊地區發展衰退與停滯觀感。
2005年中始,由土地所有權人黃先生持續與基地內土地所有權人進行溝通協調,並曾於2006年2月26日舉辦第一次概要公聽會,當時的更新範圍是43筆土地,會中透過本基金會對於都市更新法令及未來規劃內容的說明與黃先生的呼籲,許多尚未劃入都市更新單元內之土地所有權人與住戶,紛紛表示對於參與更新的高度興趣與意願。
經過多次溝通之後,許多住戶對於未來開發後的想像存在相當大的分歧,無法達成圓滿的共識,同時部分土地所有權人亦明確表達不願參與更新,讓本案之發展頓時陷入僵局。
為避免後續發展困難損及已達成共識所有權人與住戶之權益,再於同年4月12日以41筆土地舉辦第二次事業概要公聽會,但是此次之更新單元已較前次範圍零碎,會中除臺北市都市更新處代表明確表示希望其它地主能夠再就更新的正面意義做考量之外,黃先生與未來的實施者興洋建設亦大聲疾呼,願以最大的誠意邀請其他仍猶豫不決或是另有考慮的所有權人來共同推動本案。
經過大家的努力,會後部份地主願以簽署承諾書或同意書的方式加入更新單元,但仍有部份的地主明確表達不願參與,故最終留下街廓西南側土地面積520㎡未劃入,以55筆土地作為更新範圍,於同年4月26日舉辦第三次事業概要公聽會,因此本案更新單元範圍歷經三次公聽會的溝通後方才定案,可見過程之艱辛。
取消捷運天水站成為遺珠之憾
就在2006年本案協調更新範圍期間,因大同區居民及里長等民意代表要求,市政府考量於天水路設置捷運松山線天水站之計畫,最初由馬前市長於2006年1月決定推動增設。同年8月25日在大同區公所區政說明會時,亦曾允諾將天水站納入設站調查。而在討論過程中,捷運局因為天水站出口用地取得不易,亦徵詢本案實施者考量是否辦理捷運聯合開發之意願。實施者與本基金會討論捷運聯開結合都市更新共同為地主爭取最大利益,並提出配置構想以及工作計畫至捷運局簡報,表達高度意願。
但是後續市府相關單位經過審慎評估,認為天水路路幅狹窄,施工較為困難,且距離未來松山線的北門站僅約500公尺,就交通運量而言,恐未符合經濟效益,加上仍有部份地主持反對意見,用地取得不易。因此,2007年市政會議為避免延宕到2013年通車時程而影響公眾權益,經考量後決定不予增設,使得本案與捷運站共構之計畫未能實現。
成為示範計畫,有助於帶動整合
本案自事業概要通過後,在實施者興洋建設與本基金會的專業規劃與積極協調之下,住戶們很快達成高度共識,在取得9成5以上住戶之同意後,事業及權利變換計畫於2006年11月10日送市府審議。
2006年底都市發展局為加速推動都市更新,於東、南、西、北區篩選具有示範作用之都市更新案共五處,彙整為「都市更新示範地區計畫」,本案有幸成為示範地區之一,亦帶給實施者與所有權人們莫大之鼓舞。
本案審查過程因所有權人高度共識而十分順利,但是在2007年7月9日召開都市更新審議時,原未參與本案之街廓南側土地所有權人重新表達參與之意願,期望實施者以及市政府可再次考量納入更新單元。但是本案已完成房地選配與建築設計,並完成大部份都市更新審議程序,若更新單元變動對於原參與土地所有權人的漫長等待而言極不公平,也對於本案實施者在推動上產生更多風險。此外,所有已走完的都市更新程序皆須重頭開始,而至於範圍變動後所產生的時間與開發風險,都必須實施者獨自承擔。
然而興洋建設於慎重思考之後,為兼顧原土地所有權人期盼以及市民最大利益的角度出發,決定願意變更更新單元範圍,以完整街廓的方案重新出發,希望藉由此次變動為本案未來帶來最大之更新效益。
建築設計三次調整終於定案
由於本案位於商業區,因此需兼顧土地所有權人商業經營需求、店舖需要以及現代建築規劃,同時又要考量地區特色,加上更新單元範圍多次變動,建築規劃亦成為重要課題之一。
本案之建築設計原先是由陳宇人建築師負責,預計規劃地上14層之商業大樓,低樓層主要規劃為零售商業使用,並設置騎樓以沿續本區沿街面的商業活動;高樓層則規劃為一般事務所,因應未來辦公與商務需求。但是後續幹事審認為應加強對環境之貢獻,建物量體應適度退縮,以避免造成過大之壓迫感。因此實施者邀請吳成榮建築師參與本案之建築規劃,重新調整建築設計進入審議會審查。
最後進入審議會時,為考量街廓南側住戶參與意願,實施者考量將更新規模增大為完整街廓,建築設計又必須重新調整。所幸在兩位建築師協助之下,本案的最終建築設計巧妙的維持原案分配位置,同時又讓新增範圍的土地所有權人可滿足其需求。
量體分棟 分段退縮
經調整後量體採分棟方式設計,並將基座與屋身分段退縮,避免高層建築對圓環環境及週遭區域產生壓迫感,另因受限於土地使用管制中建蔽率規定,新建築規劃之地面層面積較更新前為小,為此本案採一樓全面挑高六米,同時設置合法夾層的方式,彌補土地所有權人對於店舖空間之需要,並創造本案建築高挑大氣的群樓氣勢。
舊文化與新潮流的呼應
為配合周邊地區特色,本案建築納入大量「圓」的元素,期望與建成圓環相呼應;另外在建築立面上也融入大稻埕地區傳統古典建築的建築語彙,以當地街屋之「四柱三開間」的方式設計立面,色彩亦配合建成圓環及大稻埕濃郁之歷史文化氣息,主要以柔和協調為主要原則,沿街之弧形帶狀範圍其立面規劃皆以具穿透性材質處理,使沿街面成為輕盈透空的現代街景,讓本大樓成為與環境融合一體的建築物。
最後,為因應環保綠化趨勢,在商業區建蔽率高而空地較少的情況下,本案以高層退縮的方式於六樓設置大面積露台,同時給予相當程度綠化,以符合現代建築高層綠化之潮流,也使得建成圓環區域新增一處可供欣賞之空中花園、都市綠洲,並希望帶動未來周圍建築物共同營造相連的環狀綠帶景觀。
設置騎樓,沿續當地商業行為
本案基地區位環境良好,具有極佳的土地使用條件,卻因屋況老舊閒置,整體環境發展無法進一步提昇;於更新重建後,改建為新式商業大樓,除提供原地主與住戶優質居住與經營環境外,同時提供促進圓環未來發展活動所需之空間。建築規劃上採沿街設置騎樓,提供行人舒適與安全性,同時考量將店舖招牌、燈光整體設計,以沿續當地既有之商業空間與行人逛街感,大大提昇商業土地之使用效率。
地籍線與建築線不合,請照過程波折不斷
本案歷經三次概要公聽會確定範圍、兩次公開展覽及幹事會、還有三次審議會,共歷時三年多的時間,終在實施者與規劃團隊的持續努力與本案全體所有權人的積極配合,於2008年5月15日核定計畫,但在眾人沈浸在歡愉之氣氛中,原以為隨著本案都市更新審議程序的結束,後續大樓興建工程必能一帆風順時,卻於建造執照申請過程發生建築線與地籍分割線不符之情形。
本案因申請建造執照需要申請基地範圍邊界鑑界,但因為大同區內街區老舊、地界複雜,經鑑界結果發現地籍範圍分割線竟與建築線不相符合,請照過程因而停滯不前,後經實施者及規劃設計單位持續與建管單位協調,雙方皆盡最大努力將影響調至最小,但仍有部份偏差無法消弭,建築師只好重新檢討建築設計申請建造執照,但是調整後已與原核定圖面略有差異,後續仍需辦理都市更新事業及權變計畫變更。
另外圖面變更申請建造執照過程中,因先前協調及公文往返時間問題,且建造執照核發後,尚需進行抽查、機電工程送審及放樣勘驗等審查,程序及內容亦相當繁瑣,諸多因素致使本案時程延宕,截至2009年8月才正式動工,距離核定公告已超過一年時間,可見都更案核定後建造執照之審查與抽查也是一大工程。
引領「圓環藝勢力」建成圓環地區文化昇級
本案土地所有權人並非最複雜,但推動過程中卻一波三折。不過在興洋建設、本基金會等諸多單位協助下,加上地主們高度之更新共識,終突破種種的不可能,成為建成圓環鄰近地區諸多更新案當中進程最快者,亦為都市更新示範地區計畫中目前唯一圓滿成功的更新案,更是民間透過都市更新積極響應市政府軸線翻轉再造西區政策之案例。
本案於2012年12月完工,更新完成後,興洋建設考量大稻埕是臺北市文化發展重要的起源地之一,更是人文與藝術薈萃之所,遂提供本案低樓層部分店面,贊助藝術家陶文岳與「當代一畫廊」,共同策畫「圓環藝勢力」藝術創作櫥窗,未來將不定期推出藝術展演交流與藝術演講座談活動,希冀能將藝術氛圍播散出去,讓大稻埕及圓環地區充滿藝術創作能量,讓藝術氣息瀰漫於在社會中,並增添都市更新所帶來的效益。更新完成後不只改善了先前窳陋老舊的環境,同時改善公共安全、衛生,並增進都市景觀的美化,成為大稻埕地區視覺的新焦點,也冀望透過本案的民間自主更新,將可對於圓環一帶的發展帶來積極正面意義與示範作用,引領大同區老舊街區及產業再現風華。
興洋興天地更新完成
事業內容摘要
案名 | 臺北市大同區玉泉一小段11地號等73筆土地都市更新事業計畫 |
基地位置 | 大同區重慶北路一段.南京西路交口 |
實施者 | 興洋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
基地面積 | 2,605.10㎡ |
使用分區 | 商三 |
更新前 | 產權:公有土地5.00㎡,私有土地2,600.10㎡ 所有權人公有土地1人,私有土地64人 佔有他人舊違章﹕739.86㎡,4戶 戶數:33 戶,停車位:0輛 建物面積:6,536.83㎡ |
更新後 | 用途:一般零售業、一般事務所 實設建蔽率:64.50% 實設容積率:680.15% 更新獎勵容積:2,261.51㎡(15.50%) 允建容積:17,720.07㎡ 總樓地板面積:32,371.49㎡ 構造樓層:RC,地上19層/地下4層 停車位數:汽車:189輛 機車:313輛 戶數:171戶 參與分配:109戶,現地安置:4戶 |
實施方式 | 權利變換 |
實施費用 | 1,996,731,883元 |
都市更新規劃單位 | 財團法人都市更新研究發展基金會 |
建築設計 | 吳成榮建築師事務所、陳宇人建築師事務所 |
不動產估價 | 巨秉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宏大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戴德梁行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 |
施工 | 正裕營造工程有限公司 |
貸款銀行 | 台灣土地銀行 |
產權登記 | 政大地政士事務所 |
推動過程
2000.06.26 更新地區劃定
2006.02.16 事業概要公聽會(第一次)
2006.04.12 事業概要公聽會(第二次)
2006.04.26 事業概要公聽會(第三次)
2006.05.02 申請實施更新概要
2006.06.23 事業概要核准
2006.10.18 事業及權利變換計畫公聽會
2006.11.10 申請事業及權利變換計畫
2007.2.16~3.17 公開展覽
2007.03.14 公辦公聽會
2007.04.13 召開幹事會
2007.07.09 召開第一次委員會
2007.07.23 召開專案小組
2007.07.30 召開第二次委員會
2007.11.21~12.20 公開展覽期間
2007.12.05 公辦公聽會
2008.03.03 召開第三次委員會
2008.05.15 事業及權利變換計畫核定公告
2008.11.11 動土典禮
2009.03.10 核發建造執照
2009.08.18 正式動工
2009.11.05 變更事業及權利變換計畫公聽會
2009.11.26 申請變更事業及權利變換計畫
2010.02.24~03.25 變更事業及權利變換計畫公開展覽
2010.03.15 變更事業及權利變換計畫公辦公聽會
2010.04.27 變更事業及權利變換計畫幹事會
2010.06.21 變更事業及權利變換計畫審議會
2010.08.06 變更事業及權利變換計畫核定公告
2012.12 取得使用執照
(本文原載於都市更新簡訊第56期)
2006.02.16 事業概要公聽會(第一次)
2006.04.12 事業概要公聽會(第二次)
2006.04.26 事業概要公聽會(第三次)
2006.05.02 申請實施更新概要
2006.06.23 事業概要核准
2006.10.18 事業及權利變換計畫公聽會
2006.11.10 申請事業及權利變換計畫
2007.2.16~3.17 公開展覽
2007.03.14 公辦公聽會
2007.04.13 召開幹事會
2007.07.09 召開第一次委員會
2007.07.23 召開專案小組
2007.07.30 召開第二次委員會
2007.11.21~12.20 公開展覽期間
2007.12.05 公辦公聽會
2008.03.03 召開第三次委員會
2008.05.15 事業及權利變換計畫核定公告
2008.11.11 動土典禮
2009.03.10 核發建造執照
2009.08.18 正式動工
2009.11.05 變更事業及權利變換計畫公聽會
2009.11.26 申請變更事業及權利變換計畫
2010.02.24~03.25 變更事業及權利變換計畫公開展覽
2010.03.15 變更事業及權利變換計畫公辦公聽會
2010.04.27 變更事業及權利變換計畫幹事會
2010.06.21 變更事業及權利變換計畫審議會
2010.08.06 變更事業及權利變換計畫核定公告
2012.12 取得使用執照
(本文原載於都市更新簡訊第5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