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動新北都更國際研討會成果豐碩
本基金會協助新北市政府邀請日本專家來台分享經驗
都市更新是城鄉發展的重要課題,新北市政府於8月24日舉辦「2012轉動新北都更國際研討會」,市府從都市更新執行經驗來看,鄰近日本風俗民情、文化背景與台灣較相似,而且都是以權利變換制度推動都市更新,因此,特別邀請日本社團法人日本再開發推動者協會黒澤俊彦委員長及西川伸男副委員長來台分享再開發經驗,並與國內學者專家座談,期望讓新北都更順利轉動起來。
新北市副市長許志堅開幕致詞
新北市幅員廣大,各個行政區都市發展均有差異,都市更新目前集中於板橋、新店等市中心區域,其他地區也不乏老舊房屋,亟待更新。另外,新北市擁有2,696.13公頃工業區土地,也必須隨著時代變遷和產業轉型,需要透過更新活化再利用。因此,本次研討會即以「鄉鎮再開發地區更新」及「工業區更新」作為討論主要範疇。
呼應議題,新北市都市更新處特別安排2位日本專家於研討會前,親自勘查「五股區凌雲路一段周邊更新地區」、「新莊頭前庄及三重先嗇宮周邊地區」兩處都市更新規劃基地,進一步了解新北市都市發展及更新現況。
「五股區凌雲路一段周邊更新地區」呈現典型新北市城鄉風貌,多為3至4層建築物,周邊有洲子洋市地重劃區及大臺北中央都會公園兩側再生計畫,範圍內包括市場用地、公園用地及機關用地,如何引導更新重建,改善環境品質,是2位專家討論重點。隨後,前往「新莊頭前庄及三重先嗇宮周邊地區」,面積近85公頃,曾是產業繁盛地區,有大至數公頃面積的工廠,也有許多小家庭代工,例如味全(飲品、醬油)、萬家香(醬油)、瑪琍美琪(香皂)、東元(家電)等。隨著捷運建設、周邊土地開發計畫(頭前庄重劃區、副都心),地區發展亟需更新轉型。透過2處地點現勘,讓日方更能了解新北市更新所面臨的課題。
許副市長蒞臨指導 方副總工引言說明
研討會議由許志堅副市長揭開序幕,提示都市更新是目前中央與地方政府都是非常重視的政策,希望透過更新,所有城市可以再成長、再茁壯,且藉由本次的互動交流,借鏡日本經驗,協助新北市都市更新之推動。
依序由都市更新處方凱玲副總工程司引言,說明新北市更新推動概況,目前市府透過公權力積極協助健全更新法令機制,提升審議效率,並推廣更新觀念,推動策略地區更新、政府主導更新示範等多元方式,希望達成公私合作共創「三贏」的局面。另新北市政府為了改善居住環境及加速更新的腳步,除持續推動市中心地區的更新外,對於市中心周邊地區以及工業區更新等議題亦相當重視與關注。
研討會上午由西川伸男副委員長介紹「日本地方型都市更新案例及推動機制」,主要是以民間自力更新為主,結合政府適時經費補助才得以維持事業收支平衡,且日本低容積型更新強調不規劃過大的樓地板面積,加上權利人可透過成立組織來經營更新後的事業,如此便可提高民間投入更新的意願;演講中介紹了多個地方型都更案例,包括:近江町市場館、高松丸龜町壹號街、雙子星下松站南Glanz&Glitzer等。
(社團法人再開發推動者協會 國際委員會 副委員長 )
職務:TAKAHA都市科學研究所 開發本部 開發部 部長
學歷:東京都立大學 人文學部社會學科 畢業
經歷:1987年4月 TAKAHA都市科學研究所(股)入社至今入社初期,主要負責北海道、仙台、宇都宮等地方再開發基本計畫、事業計畫前期作業。2002年以後,參與擬定大規模工廠舊址活化更新計畫。近年,負責JR小岩車站周邊再開發,透過結合再開發手法及重劃等手法,推動既成商業市街地的再開發作業。
下午由黒澤俊彦委員長介紹工業區更新案例,1990年以後,大都會區開始實施工廠舊址再利用計畫,將舊址空間規劃轉用為休憩空間。所介紹的案例更新案例更新面積皆達一定規模,從2.5公頃至60公頃左右;日本工業區再生的處理方式包括住工調和、將工廠重新規劃配置提升機能、活用市街地中心的大規模工廠就只以創造活動聚集核心、港灣用地變更使用、將工業區轉型為副都心等方式,推動方式除政府政策的引導規劃外,結合地方發展趨勢及公私合作溝通也是更新成功的主因。
(社團法人再開發推動者協會 國際委員會 委員長 )
職務:日建設計(股)公司 部門 理事 副代表
學歷:早稻田大學 理工學部 建築學科 畢業
經歷:1978年4月 從事都市計畫業務1983年8月 社會工學總合研究所(股)入社1990年4月 日建設計(股)入社至今多年來,法定再開發事業到民間共同事業,皆廣泛參與,整合權利人、政府機關等相關者之意見,建構事業方案等,並以再開發推動者身份,以豐富經驗推動再開發計畫。
綜合座談台日雙方都市再開發專家與委員激盪彼此想法
研討會最後為綜合座談會,由新北市城鄉發展局曾志煌副局長及熟知台日都更制度的本基金會顧問何芳子擔任主持人,邀請現任新北市都市更新委員會張邦熙委員以及臺北大學金家禾教授與談。
張邦熙委員認為黒澤委員長提出的工業區更新案例與新北市新板特區開發規模較為相似,但都市計畫體制兩國不同,日本以開發許可制為主,大型開發案多位在車站週邊或港灣特區。新板特區為例,面積約48公頃,1998年發布都市計畫,2001年左右完成公共設施建設,但適逢經濟不景氣,市府透過提供容積獎勵誘因提升開發意願,直至2004年房地產市場逐步攀升,才又開始有大型建案的產生,如百貨公司、三鐵共構車站、飯店、高級住宅等開發案。
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學系金家禾教授則認為從日本經驗來看,台灣容積獎勵機制應該要再思考,日本的非都心地區的中小型開發案例都是先由政府投入基礎建設開發,多個部門共同整併來著手規劃,但政府給予獎勵並非無上限,而是讓天秤取得平衡,此外還需長期與地主和居民的溝通,才能有成功的都市更新。另外從黒澤先生提到的日本工業區更新案例可知,工業區更新不是單一制度,機能轉型過程也面臨許多挑戰,尤其部分廠商仍有營運需求也是政府應該要一併考量的。
此外,大家對於日本更新10~20%補助金效益應如何評估、日本國有土地參與更新的方式、開發許可機制如何運作以及遭遇強拆狀況的處理方式等都提出來就教日方專家。西川副委員長回應時表示,台灣都心地區容積率和現況開發密度都相當高的,但在日本東京都心地區的容積率相對是使用不完的,另外針對最後台灣更新強拆的問題,日本也有強制拆除的相關法令規定及案例,日本目前也有將近10個案件面臨申請強制拆遷的狀況。
黒澤委員長則針對國有地提出說明,日本國土交通省面臨財政困境開始出售國有資產,進行都市再開發,在札幌與東京中央區已有類似案例,另外工業區變更回饋部份,民間工業用地變更作為住宅使用,在日本並沒有法定規定要求提供回饋,但開發過程則會是個案要求提供一定比例作公園或開發金,與台灣較為不同。研討會在大家討論熱烈下,圓滿結束,讓與會來賓受益良多。
期許新北都更順利轉動
(本文原載於都市更新簡訊第5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