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認識日據時代台北大正町、御成町


丹棠天津街、詔安中山捷運站案街區紋理
 
 
前述台北市政府核定的丹棠天津街都更案、詔安中山捷運站都更案都位在長安東西路,屬於台北市中山區的舊市區,日治時期分屬於大正町與御成町,在上個世紀其實是新市區,讓時光倒流,一起來認識「大正町」與「御成町」。
日治時期大正町與御成町範圍

大正町為台灣日治時期台北市之行政區,町名源自大正街,因該區域為大正元年所規劃而得名。大正街開發前原地名是三板橋庄大竹圍,作為農地使用,開發於1912年(大正元年)因此命名為大正街,由台灣建物株式會社收購土地進行開發建築。

1915年淡水線鐵路設置大正街乘降場(車站),這個車站雖名為大正街,但是卻是位於御成町(今長安西路與淡水線捷運交叉口,中山地下街4號出口)。這個車站的土地就在今詔安建設都市更新案的南側基地上。
 
1916年大正街已形成150-160戶供日本人居住的高級社區,美國領事館遷至此。1922年臺北市實施町名改正,原大正街臨敕使街道(今中山北路)編定為御成町,東側其餘部分編為大正町。

敕使街道西側的御成町在清代就有來自福建詔安縣的張氏家族定居在此,稱之為「詔安厝」。御成町因為1923年(大正12年)裕仁皇太子來台灣行啟(視察)在此立下紀念碑而得名,不過這個紀念碑究竟位於何處已經不可考。這兩個社區分別位於臺北最重要的中山北路林蔭大道兩側,可說是兄弟社區。
1923年裕仁皇太子行啟(視察),敕使街道兩側的大正町及御成町社區樹立起奉迎的華表。
1920年代的大正街,圖中央的樓房可能是美國領事館,左側樓房可能是林熊徵宅。(秋惠文庫提供)

「大正町」台灣高級社區的起源
1900至1910年日本內地移民來台人數激增,但缺乏良好的居住社區,總督府自1905年起逐年減少直接興建官舍,而是給新來的官員房屋津貼,鼓勵他們租購屋。各大商社自1900年起紛紛進入台灣發展事業,原本日本人居住在台北城內,遂逐漸向南擴展,台灣當時居住的衛生環境不佳,內地人(指日本人)無法適應。

大正街土地閒雅,清潔,規劃成適合内地人住宅地,故仿效京都棋盤式規劃,東西向街道稱為「通」,南北向稱為「筋」,規劃獨門獨院的戶建式和洋混合式住宅為主,成為台灣第一個私人開發的高級現代化社區。每戶設有壁櫥,廁所,提供電力與自來水,並接下水道注重環境衛生,引入遊園地(公園)、網球場;交通配套上則有淡水線大正街站及公共汽車車站。

另外,大正街上原有美國領事館,1916年美國駐臺灣領事館改稱「駐台北領事館」。不久,館址遷移至今長安東路,至1926年又遷至御成町即今台北之家所在地。

此外,還有1927年設立的私立大正幼稚園/遊園地,是台灣第一個幼稚園,旁邊的遊園地則是台灣第一個兒童遊戲場。這裡還有幾個紅土網球場,當時全台灣從沒有一個社區能有如此豪華的公共設施。

位於大正町4条通(今長安東路)、林森北路口是聖公會大正町教會,今改為中山基督長老教會。
大正街配置概況圖
1940大正町復原圖,最左側為中山北路,右側為林森北路,上方為南京東路。

御成町伴隨大正町同步發展
配合大正町的發展設有御成町市場(今中山市場)、職業紹介所、公設質鋪及淡水線鐵路大正街車站。

職業紹介所是日本人來到台北暫時落腳找工作的地方,公設質鋪就是公營當鋪,後為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舊址,已被指定為市定古蹟。舊淡水線的大正街乘降場(車站)雖名為大正街,卻是設置在御成町內。
 
美國領事館原本設於大正町,後來則搬到御成町,就是今天的台北光點市定古蹟。今天的新光三越南京西路店在日治時期則是林熊光的豪宅。

這個區域由於位在淡水線與台北車站後側,交通便利,因此不少工廠也設立在此,例如黑松汽水的前身「進馨商會」的汽水工廠就位在目前詔安建設都市更新案的基地上。目前南京西路與中山北路的西北角,則是重要的印刷廠「岡部印刷」,戰後還協助台幣的印刷工作。御成町在日本時代基本上是個住工商混合的社區。
進馨商會汽水廠(圖片來源:天下雜誌網站)
岡部印刷廠(圖片來源:nippon.com)

大正街居住的名人
大正街是規劃為適合内地人住宅地,因此有許多達官貴人居住在此。有官員、 銀行業者、 會社員等各界工商人士,1930居住人口達3,200人,大多是日本人。

大正町2丁目52番地(長安東路一段63號)曾是總督官房營繕課長井手 薰的住宅,台灣建築會首任會長,引領建築實務與學術專業領域結合的研究。井手薰設計了台北公會堂(今中山堂)及司法大廈等重要建築。
 
許多台灣名人也曾居住於大正町,住在三條通的有林熊徵(林本源第一房的大當家,林本源製糖社長,創立華南銀行,也是台灣建物土地會社的董事);杜聰明醫師(更生院院長,台灣第一位醫學博士);四條通的林松壽先生居所,他是板橋林家林維源之少子,創立林本源興拓株式會社。

戰後日本人房地大多被政府及公營機構接收,最有名的就是位於長安東路蔣經國之公館,1950年至1969年間居住於此,1969年因長安東路拓寬而遷至大直七海寓所。其它有名的住戶還有林衡道(歷史學者)、藍蔭鼎(畫家/文學家)、谷正綱(反共鐵人)、豐子愷(畫家)、游彌堅(前臺北市長)、黃朝琴(前臺北市長)、張彩湘(鋼琴家)、楊麗花(歌仔戲明星)等等。

林熊光宅(左)/井手薰宅(右)(圖片來源:臺灣建築會誌)

戰後從住宅區變成商業區
1932年進行臺北市區計畫,計畫面積擴大為6,676公頃,形成今天臺北市中心的雛型,大量規劃幹道、園道、公園綠地,對大正町的改變,包括規劃開闢新生北路、規劃40M南京東路、20M林森北路、20M長安東路。不過這些幹道的開闢大多在戰後才完成。 戰後1947年公布都市計畫,延續日治時期都市計畫架構無修改,生居所,他是板橋林家林維源之少子,創立林本源興拓株式會社。

戰後日本人房地大多被政府及公營機構接收,最有名的就是位於長安東路蔣經國之公館,1950年至1969年間居住於此,1969年因長安東路拓寬而遷至大直七海寓所。其它有名的住戶還有林衡道(歷史學者)、藍蔭鼎(畫家/文學家)、谷正綱(反共鐵人)、豐子愷(畫家)、游彌堅(前臺北市長)、黃朝琴(前臺北市長)、張彩湘(鋼琴家)、楊麗花(歌仔戲明星)等等。

戰後從住宅區變成商業區
1932年進行臺北市區計畫,計畫面積擴大為6,676公頃,形成今天臺北市中心的雛型,大量規劃幹道、園道、公園綠地,對大正町的改變,包括規劃開闢新生北路、規劃40M南京東路、20M林森北路、20M長安東路。不過這些幹道的開闢大多在戰後才完成。 戰後1947年公布都市計畫,延續日治時期都市計畫架構無修改,但指定使用分區,大正町主要指定為住宅區,中山北路及南京東路沿線為商業區,但御成町則大部分指定為商業區。

但是隨著1950年代開始美軍顧問團駐在中山北路三段臺北市立美術館一帶,出現大量的酒巴、餐廳、舞廳、旅館、泊來品商店沿中山北路、林森北路向南延伸,大正町也從純住宅區變成了繁華的商業區。1970年代美軍走了,但是日本商社大量派員來到台灣拓展業務,他們則促進了這兩個社區大量日本料理及娛樂產業的興起。 為適應都市發展,1970都市計畫,這兩個社區幾乎全部劃設為商業區;1986年公告實施容積率管制,主要計畫變更指定為第三種商業區,容積率560%,2005年商業區通盤檢討,變更為第四種特定商業區。
1947年都市計畫圖

未來的發展
今天的大正町,已經面臨了商業蕭條衰退的問題;御成町雖有百貨公司及捷運信義淡水線、松山新店線的開通加持,發展出南京西路特色商圈,但是公共設施缺乏,建築物密集老舊,未來是否有機會再造第二春?有待都市更新的努力。

(本文原載於都市更新簡訊第75期)

  • 發布日期
    2017/09/20
  • 發表人
    基金會執行長 丁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