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創造永盛公園旁景觀魅力

基金會協助大陸建設永盛公園北側變更事業及擬訂權變計畫

中山區聚盛里首件核定的事業計畫案
本更新單元位於臺北市永盛公園北側,錦州街30巷、錦州街4巷10弄、中山北路二段93巷11弄及中山北路二段93巷所圍街廓內,更新單元面積共計1,721㎡,是中山區聚盛里第一個核定的都市更新事業計畫案,肩負著帶動本地區更新的使命。

本基地在民國97年11月10日經臺北市政府公告劃定為更新單元,當時本更新單元內之大地主-富百世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自行擔任實施者,並於民國98年3月2日向臺北市政府申請事業計畫報核,該事業計畫於民國99年2月23日核定。

事業計畫核定後,因地主使用需求及建築設計內容調整,變更實施者及規劃團隊,改由大陸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擔任新實施者,並委由本基金會及陳傳宗建築師協助變更事業計畫內容,民國100年6月24日向臺北市政府申請變更本案事業計畫,以及權利變換計畫併送報核。

留設舒適人行空間及提昇都市防災安全
本案位處中山北路、林森北路間,屬於早期都市發展鬧區,建物屋齡多已超過30年,基地內老舊10層樓建物(六六六大樓)長期閒置,未能發揮應有效益,加上鄰接巷弄狹小,人車爭道,有礙都市防災安全。

因此,在整體規劃上,考量周邊交通動線系統與都市防災需求,基地臨4米計畫道路乙側皆退縮留設4米以上人行步道,沿8米以上計畫道路部份則設置騎樓,以延續本地區之商業活動。另外,事業計畫中廢止基地內現有巷道,但仍於原址以一樓設置門廊方式留設通路,供大眾通行,有效兼顧公共利益。

特殊外牆設計,創造多層次都市景觀魅力
此外,整體建築造型部分,捨棄傳統石材笨重龐大的壓迫感,以多層次的格柵與玻璃搭配,以整體外框運用窗櫺框架等概念,增加建築量體深淺之陰影效果,期望呈現輕巧、透光、韻律變化之現代建築風格,更透過特殊外牆之設計,防止外牆汙損,因應台灣多雨潮濕天氣。

在建築色彩部份則以低彩度的色彩為主,搭配玻璃及木質框架,退縮框架與格柵運用藤蔓攀爬綠意,希望使整個建築量體呈現豐富的視覺變化,與週遭建物有種互相契合的美感,創造永盛公園北側多層次的景觀魅力。

18-1.JPG
更新單元範圍圖
18-2.JPG
更新前現況圖
18-3.JPG
更新後模擬透視圖

(本文原載於都市更新訊第51期)

  • 發布日期
    2011/09/15
  • 發表人
    社區更新部
    主任 張志湧
    規劃師 陳滄文
  •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