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第四屆亞洲都更專家國際會議

「都市防災與再開發」為本次交流主題

第四屆亞洲都市更新專家交流會議於11月21日於東京舉辦,本基金會由丁致成執行長領團21人,參與這次亞洲都市更新盛會,除本基金會外另有韓國鑑定院朴基瓚代表理事及日本再開發推動者協會會長伊藤滋所率領之代表團參與本次盛會,本次會議主辦國日本去年受331大地震的侵襲,故以『都市防災與再開發』為本次會議的主題。


臺灣代表團與日本、韓國代表合照(URCA提供)

伊藤會長揭示日本都市再開發複雜的問題

主辦單位伊藤會長以「日本都市再開發之各種問題」為本次會議主題定調,所揭示問題的複雜程度,相較於台灣都市更新的現況,則有過之而無不及,包括權屬登記的為確定、權屬繼承的宅地細分、透天住宅地主的強力主張及地主的不合作配合等,皆是人性自我、自私所衍伸的共同問題。

針對高密度混合使用型之市街地,也因經濟發展的停滯、地價的暴跌,導致無法進行再開發,因此必須改以公共福祉與公共安全的觀點來進行再開發。至於大都市中心的市街地,則應以高容積誘導大規模的再開發。

各國代表分享推動都市防災與再開發案例
韓國的兩場演講的主題,主題一以風災水害為對策敘述都市防災及再開發。主題二則敘述首爾市都市再生的方向。

本基金會由張志湧主任先以臺中縣東勢鎮本街更新案,說明九二一震災後「街區型」重建、整建的案例。麥怡安主任則以台灣密集市街之更新為主題,提出台北市的更新案例,其一為中山區的「雙橡園」以提供社區防災所需之綠地空間,其二為大同區建成圓環旁的「興天地」完整街廓的開發,不僅提供耐震防火之新建物,完整留設人行及緊急避難空間。地主國日本的演講主題,主題一為「日本都市災害與再開發制度的發展沿革」,主題二則為針對密集市街地以防災為主題進行都市更新之案例說明。


案例分享:(左)張志湧主任(右)麥怡安主任(王敏先攝影)

實地參訪墨田區京島地區及曳舟車站
結束第一天的交流會議,第二天由主辦單位安排參訪較遠離市中心的墨田區,墨田區雖屬東京都,但除車站周邊的零售業外並無明顯的產業,今年落成啟用的東京晴空塔(又稱東京天空樹,高度634公尺),參觀人潮洶湧,希望能帶動周邊的觀光產業。

墨田區主要的參訪案例為已開發完成曳舟車站前地區第一種市街地區再開發事業。相較於一街之隔的京島三丁目,江戶時期的市街延續至今,大部份的道路狹窄彎曲,且區內仍多木造房舍,屬東京都一級防災危險區,因缺乏投資誘因,區公所在有限資源下,則採計畫道路逐段拓寬及先行開闢綠地、廣場等公共設施的策略,以降低防災的風險。


曳舟站周邊老舊建築(丁致成攝影)                                 生活道路拓寬準備(王敏先攝影)


曳舟車站前地區再開發事業(丁致成攝影)

(本文原載於都市更新簡訊第56期)

  • 發布日期
    2012/12/15
  • 發表人
    更新事業部、
    業務部主任
    麥怡安
    規劃師 林耿弘
    規劃師 林宜樺
  • 關鍵字 防災型都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