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大同歸綏街更新事業案核定


本基金會協助聖得福建設推動歷史街區風貌保存
大稻埕,就地理位置大致為民權西路以南、忠孝西路以北、淡水河以東、重慶北路以西所圍範圍,往北是大龍峒;往南經北城門進入城中區,出南門後到艋舺。是早期臺北文化、商業聚集之地,曾帶領臺北創造財富,留下許多古蹟建築及歷史文化,日治時期茶葉貿易、南北貨、布業因縱貫鐵路完成蓬勃發展,大稻埕成為臺灣當時繁榮的區域,對近代臺北發展史上其歷史地位,本案即位於大稻埕範圍內。

臺北市政府在2000年6月將靜修女中一帶公告劃定為「大同區靜修女中附近更新地區」,本案基地即位於此更新地區內,範圍內還包含2006年12月經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指定為市定古蹟-文萌樓,是目前唯一被保存為古蹟的合法性產業空間。因此,本案如何兼具居住環境的改善及延續此區原有的歷史氛圍極具挑戰,如何處理市定古蹟文萌樓、更新後的新建築如何與文萌樓古蹟及風貌融合,成為本案審議至為關鍵的課題之一。
基地位置圖

歸綏街側立面原址保留 配合文萌樓周邊風貌整體規劃
基地毗鄰的歸綏街及寧夏路乙側建築物,現存結構體應為大正十三、十四年間建成之兩層樓建築,立面外觀與毗鄰文萌樓相同,皆貼上「防空磚」,建物背側廚房與衛浴空間構造則與建物前側不相連續,側向立面由不同色澤、尺寸的磚塊組砌,可看出數個時期空間營造更動的痕跡,顯示在經濟資源有限下鄰里自力營造空間之庶民生活印記。

本案在2011年1月事業概要核准後,在2012年12月申請事業計畫報核,於事業計畫2014年第一次公開展覽時,更新單元範圍包含文萌樓,文萌樓座落土地之所有權人為臺灣銀行,建物所有權人為私人所有,過程中本基金會建議實施者透過都市更新程序協助捐贈文萌樓予市府,歸綏街側立面以建新如舊方式,形塑原有歷史街區意象,惟當時房屋所有權人表示不願意參與都市更新,文萌樓使用者臺北市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陳情希望將文萌樓劃出更新單元範圍,避免投資客炒作古蹟,各方堅持無法取得共識。因此於2014年8月提到都市更新審議會討論方案,並請實施者持續協調,同年9月再次召開審議會,會議決議排除文萌樓於都更範圍外。

調整範圍後在2015年年底重新辦理公開展覽,之後進行都市設計審議,加上本案毗鄰古蹟需另進行文化資產審議。審議過程中都市設計審議及文化資產審議各有其主張,致議題無法聚焦,歷經多次會議協商及努力,終於在2017年通過都市設計審議及文化資產審議審查,並將歸綏街側立面原址保留並捐贈於文化局,回到都市更新程序,在2018年7月辦理第三次公開展覽,終至去(2019)年經過2次都市更新審議會後終於審議通過,今(2020)年2月核定。

歸綏街側街屋現況更新前現況及更新後立面原址保留示意圖
歸綏街立面原址保留

整體規劃 延續歷史記憶及情感
本案透過整體規劃,東南歸綏街側立面原址保留,捐贈予文化局,並留設以文萌樓古蹟風貌為主的沿街騎樓,形塑歷史街區意象,重現基地內古蹟風貌,以新古典造型語彙垂直線條,結合既有傳統建築街廓之中,擴展視覺景觀,寧夏路側騎樓則建新如舊,以保留原有意象。

而寧夏路與歸綏街乙側是本案與周邊環境主要接觸面,規劃配置一般零售業,期望引入商業活動,為大同區老舊街區注入活力,再現寧夏路過往繁華光景。

除了文萌樓議題外,基地內存有3棵樹木,雖皆未符合「臺北市樹木保護自治條例」老樹的認定標準,但其中1棵位於文萌樓後院的榕樹,部分居民表示此榕樹是當年公娼們的生活空間之一,這棵榕樹等於見證這段歷史,應予以保留。為延續此歷史記憶,未來將採基地內移植方式保留,興建期間暫移至未開挖區域,興建完成後,再移回原相對位置,以不影響住戶動線的地方。

全區無設置圍牆 提供基地內空間人行通行
更新後將興建地上一幢3棟分別為地上12、14、26層及地下5層之黃金級綠建築住宅大樓,除沿街留設騎樓及人行步道外,考量古蹟的易達性及周邊歷史氛圍,本案未設置圍牆,並將於文萌樓建物周邊規劃一條歷史解說廊道,並提供南、北向可供人行通行之通路,以增加古蹟易達性,創造對外、對內皆友善、調和之居住空間。
一層平面配置圖

量身訂做公有管理機關分回需求
 本案基地面積約3,704平方公尺,其中公有土地面積約1,495平方公尺,屬於臺北市政府警察局管有,因此在審議過程中即積極與臺北市政府警察局等溝通,了解其未來使用需求及規劃。考量公有財產管理上之便利,臨寧夏路乙側建物,除了一、二樓做為店面使用、由私地主分回外,三樓以上由臺北市政府分回,並依實際使用需求規劃;其中3樓為警察訓練使用之體技館,4樓以上未來將作為供警察使用之宿舍,盡可能在不影響原有地主權益上,滿足公有機關規劃上的需求,希望為公私合作更新之成功案例。

更新後建物模擬圖

結語
一個地方,是在時間淬鍊及人文活動下產生的獨特空間,時間與活動的催化下,將形塑成地方重要的城市記憶,這些記憶,使得空間擁有它的自明性,是城市發展中重要的歷史記憶。都更改建後,雖然改變了這原本的面貌,但希望透過保留一棵樹、一棟建物、一個廣場,一點一滴延續記憶,增添地區風采,讓都市更新不只是舊房子改建,而是歷史記憶的重塑。本案事業計畫核定後,後續仍有權利變換計畫繼續執行,期能儘速完成更新重建,以符合各方的期待,創造公私部門雙贏。
計畫內容摘要
案名 擬訂臺北市大同區雙連段三小段689地號(原726地號)等40筆(原35筆)土地都市更新事業計畫案
基地位置 寧夏路以西,寧夏路104 巷以南,重慶北路二段以東,歸綏街以北所圍街廓東側
實施者 聖得福建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基地面積 面積共計 3,703.76㎡
使用分區 商三(建蔽率65%、容積率560%)
更新前 產權:私有土地2,208.42㎡、公有土地1,495.34㎡
所有權人:私有48人、公有土地2人
戶數:29戶合建建物及6戶其他土地改良物
建物面積:2,968.97㎡
更新後 用途:一般零售業、集合住宅
實設建蔽率:62.85%
實設容積率:760.50%
更新獎勵容積:7,428.39㎡(35.82%)
允建容積:31,110.83 ㎡
總樓地板面積:49,939.10㎡
構造樓層:SRC,地上14、26、12層/地下5層
停車位數:汽車323輛,機車323輛
總戶數:390戶
實施方式 權利變換
更新費用 4,339,650,098元
總銷金額 11,502,006,530元
都更新劃 財團法人都市更新研究發展基金會
建築設計 林尚毅建築師事務所
不動產估價 宏大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
 
更新事業推動
2000.06.26 更新地區公告
2010.08.06 事業概要報核
2011.01.12 事業概要核准
2012.12.28 申請事業計畫報核
2014.04.03~2014.05.02 第一次公開展覽
2014.08.19 第170次審議會
2014.09.29 第177次審議會
(擴大西側7筆土地及排除文萌樓)
2015.12.29~2015.01.14 第二次公開展覽
2016.04.19 都更幹事審查會議
2016.04.19 都設幹事審查會議
2016.07.28 第448次都審委員會
2016.09.22 召開專案小組
2016.11.11 召開研商會議
2017.01.08 各局處協調會
2017.06.22 第474次都審委員會
2017.08.16 第96次文資會
2017.08.31 第478次都審委員會
2017.09.14 第479次都審委員會修正後通過
2018.07.06~2018.08.04 第三次公開展覽
2018.10.24 都更幹事審查會議
2019.02.15 召開聽證會
2019.05.06 第373次都更審議會
2019.05.06 第386次都更審議會審議通過
2020.02.20 事業計畫核定

(本文原載於都市更新簡訊第85期)

  • 發布日期
    2020/03/27
  • 發表人
    社區更新部
    主任 張志湧
    副主任 鄧梅姬
    資深規劃師 羅雅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