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湖區聯勤「三喜」完工
內湖低窪窳陋地區更新重建
內湖區三總生活圈、下灣公園南側的成功路二段115巷附近地區,更新前為一至二層樓的木造、磚造及鋼筋混凝造建築物,建物老舊密集,多為無人居住,雖與下灣公園北側同屬「擬訂內湖區新里族段灣子小段(前工兵學校)及石潭里附近地區細部計畫暨配合修訂主要計畫案」範圍內,但因考量市地重劃負擔因素,未將帶狀公園以南部分住宅區(即本案區位)納入內湖區第四期市地重劃區範圍。因此,臺北市政府在2002年依都市更新條例及臺北市都市更新自治條例規定,公告劃定為「成功路二段115巷附近地區」更新地區。
本更新單元位於更新地區東側,面積約1,037㎡,由聯勤建設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投入整合溝通及辦理都市更新事業,在2008年8月申請事業概要報核,同年11月即經臺北市政府核准。後於2010年2月申請本案事業計畫及權利變換計畫報核,並於2012年12月經臺北市政府核定公告實施,直至2016年3月取得使用執照;本案自事業概要正式送件至興建完工,歷經8年時間終於更新完成。
.jpg)
改善基地高程差問題 協助開闢南側計畫道路
更新前範圍內僅一戶合法建築物,其餘4戶皆為占有他人土地之舊違章建築戶,屋齡老舊且維護狀況不佳,環境窳陋雜亂。經聯勤建設與範圍內舊違章建築戶協調並達成合意,願意以領取補償價金方式自行安置以配合都市更新。
本基地在規劃面,因與東側、南側的計畫道路高程落差約2至4公尺,屬於低窪地勢,為了解決基地與計畫道路間高程差問題,以回填土方、規劃人行步道方式進行施作;另外,本案也協助開闢基地南側8公尺計畫道路,2015年4月市政府編列預算,由聯勤建設支付公有土地有償撥用價款,捐贈該計畫道路土地產權予市政府,強化地區都市防救災性能,充分提升更新效益及增加公共利益。
.jpg)
.jpg)
更新前僅一戶合法建物,其餘皆為違建戶 基地與計劃道路間有高低差問題
事業核定後與臨地更新案共同廢止現有巷
另外,本案原計畫核定前,因無法取得西側鄰地地主共同廢止現有巷道的同意書,因此,以併同都市更新程序辦理現有巷改道作業。但在計畫核定後的施工過程中,西側鄰地也辦理都市更新事業,在都市更新審議會也要求廢止該現有巷,因此,市府要求兩案協調,共同辦理廢止現有巷作業。
爰此,本案辦理事業計畫簡易變更時,遂與西側鄰地更新案依「臺北市都市更新自治條例」第10條規定,共同辦理廢止基地內現有巷道,對周邊環境通行情況具正面效益。
營造優質居住環境與環境永續共生
本案使用分區為第三種住宅區,爭取都市更新容積獎勵46.56%。因為鄰近低密度開發的內湖四期重劃區,而且北側緊鄰下灣公園,高綠覆率、靜巷特質,本案更新後規劃興建一棟地上11層、地下3層之鋼筋混凝土造之住宅大樓,1樓作為店鋪,提供社區作為小型商業服務設施。建築造型採用幾何式立面形式及深窗式設計,搭配韻律跳動的金屬格柵,塑造內湖四期重劃區更新案的指標。
為了營造良好的人行空間,基地沿東側及南側計畫道路皆留設4公尺的人行步道,停車場出入車道規劃於更新單元北側,東側為社區入口大廳;大廳內放置三位本土藝術家作品,讓建築物中也有豐富的人文氣息。同時也融入綠化、節能及水資源等元素,取得綠建築銀級標章,與環境永續共生,建構三態宅概念。
順利取得使照,期望帶動更新契機
在實施者努力及全體地主期望下,在今(2016)年3月22日順利取得使用執照,刻正辦理釐正權利變換結果圖冊作業。期望藉由本案重建完成,產生連帶效應,帶動鄰近窳陋地區更新,與北側市地重劃地區共同塑造內湖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
.jpg)
計畫內容摘要
本更新單元位於更新地區東側,面積約1,037㎡,由聯勤建設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投入整合溝通及辦理都市更新事業,在2008年8月申請事業概要報核,同年11月即經臺北市政府核准。後於2010年2月申請本案事業計畫及權利變換計畫報核,並於2012年12月經臺北市政府核定公告實施,直至2016年3月取得使用執照;本案自事業概要正式送件至興建完工,歷經8年時間終於更新完成。
.jpg)
改善基地高程差問題 協助開闢南側計畫道路
更新前範圍內僅一戶合法建築物,其餘4戶皆為占有他人土地之舊違章建築戶,屋齡老舊且維護狀況不佳,環境窳陋雜亂。經聯勤建設與範圍內舊違章建築戶協調並達成合意,願意以領取補償價金方式自行安置以配合都市更新。
本基地在規劃面,因與東側、南側的計畫道路高程落差約2至4公尺,屬於低窪地勢,為了解決基地與計畫道路間高程差問題,以回填土方、規劃人行步道方式進行施作;另外,本案也協助開闢基地南側8公尺計畫道路,2015年4月市政府編列預算,由聯勤建設支付公有土地有償撥用價款,捐贈該計畫道路土地產權予市政府,強化地區都市防救災性能,充分提升更新效益及增加公共利益。
.jpg)
.jpg)
.jpg)
更新前僅一戶合法建物,其餘皆為違建戶 基地與計劃道路間有高低差問題
事業核定後與臨地更新案共同廢止現有巷
另外,本案原計畫核定前,因無法取得西側鄰地地主共同廢止現有巷道的同意書,因此,以併同都市更新程序辦理現有巷改道作業。但在計畫核定後的施工過程中,西側鄰地也辦理都市更新事業,在都市更新審議會也要求廢止該現有巷,因此,市府要求兩案協調,共同辦理廢止現有巷作業。
爰此,本案辦理事業計畫簡易變更時,遂與西側鄰地更新案依「臺北市都市更新自治條例」第10條規定,共同辦理廢止基地內現有巷道,對周邊環境通行情況具正面效益。
營造優質居住環境與環境永續共生
本案使用分區為第三種住宅區,爭取都市更新容積獎勵46.56%。因為鄰近低密度開發的內湖四期重劃區,而且北側緊鄰下灣公園,高綠覆率、靜巷特質,本案更新後規劃興建一棟地上11層、地下3層之鋼筋混凝土造之住宅大樓,1樓作為店鋪,提供社區作為小型商業服務設施。建築造型採用幾何式立面形式及深窗式設計,搭配韻律跳動的金屬格柵,塑造內湖四期重劃區更新案的指標。
為了營造良好的人行空間,基地沿東側及南側計畫道路皆留設4公尺的人行步道,停車場出入車道規劃於更新單元北側,東側為社區入口大廳;大廳內放置三位本土藝術家作品,讓建築物中也有豐富的人文氣息。同時也融入綠化、節能及水資源等元素,取得綠建築銀級標章,與環境永續共生,建構三態宅概念。
順利取得使照,期望帶動更新契機
在實施者努力及全體地主期望下,在今(2016)年3月22日順利取得使用執照,刻正辦理釐正權利變換結果圖冊作業。期望藉由本案重建完成,產生連帶效應,帶動鄰近窳陋地區更新,與北側市地重劃地區共同塑造內湖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
.jpg)
計畫內容摘要
案名 | 臺北市內湖區石潭段三小段479地號等13筆土地都市更新事業計畫及權利變換計畫案 |
更新後案名 | 聯勤三喜 |
基地位置 | 民權東路六段180巷以西、成功二段115巷1弄以北所圍街廓範圍東北側 |
實施者 | 聯勤建設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
基地面積 | 1,037.34㎡ |
使用分區 | 第三種住宅區 |
更新前 | 產權:私有土地909.13㎡,國有土地128.21㎡。 所有權人:私有土地33人,國有土地1人。 |
更新後 | 用途:一般零售業、集合住宅 實設建蔽率:42.94% 實設容積率:329.08% 更新獎勵容積:1,086.70㎡(46.56%) 允建容積:3,420.71㎡ 總樓地板面積:6,517.54㎡ 構造樓層:RC,地上11層/地下3層 停車位數:汽車:39輛,機車:44輛 總戶數:44戶 |
實施方式 | 權利變換 |
都市更新規劃 | 財團法人都市更新研究發展基金會 |
建築設計 | 三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
不動產估價 | 展碁、高源、正一 |
施工 | 瑞助營造股份有限公司 |
更新事業推動歷程
公告劃定「內湖區.成功路二段一一五巷附近更新地區」 | 2002.10.28 |
自辦事業概要公聽會 | 2008.4.2 |
事業概要申請報核 | 2008.8.18 |
更新事業概要核准 | 2008.11.6 |
自辦事業及權利變換計畫公聽會 | 2009.11.10 |
事業及權利變換計畫申請報核 | 2010.2.25 |
公開展覽期間30日 | 2010. 7.14 |
公辦事業及權利變換計畫公聽會 | 2010.8.12 |
第一次審議會 | 2011.4.18 |
事業及權利變換計畫核定 | 2012.12.20 |
取得建造執照 | 2013.5.31 |
變更事業及權變計畫申請報核 | 2014.5.22 |
聽證會 | 2014.11.12 |
審議會 | 2015.2.9 |
變更事業及權變計畫核定 | 2015.7.2 |
取得使用執照 | 2016.3.22 |
(本文原載於都市更新簡訊第7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