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天母鑽石大樓海砂屋重建案即將完工


丹棠機構整合危險建物社區重建
位於臺北市德行東路與芝玉路一段,有一幢三拼的七樓建築物—芝山鑽石大樓,基地面積為391坪,一樓曾是芝山郵局。這個位於天母優質路段的社區,卻有著泥砂氯離子含量過高的問題,即俗稱的海砂屋,整棟建物傾斜度達到近1/60,遠超過標準,於2010年7月經市府列管需儘速拆除重建的建築物。透過丹棠公司成功與誠寬建設、璞元建設合作改建,本案事業計畫在2016年10月核定,預計2021年4月興建完成。

基地位置圖
 
更新後與周遭環境模擬圖(左);本案預定於2021年4月取得使用執照(攝於2020年12月) (右)
 
 更新前建物內部天花板鋼筋裸露(左);棟建物傾斜度達到近1/60(右)

管委會、丹棠、誠寬、璞元合作 住戶100%同意
2005年至2012年間,社區管委會黃主委熱心發起整合作業,積極地洽詢各大建商、營造廠、建經公司但無進展。因緣際會,2012年社區南側緊鄰的一塊三角形空地,由誠寬建設、璞元建設買下,準備推出住宅銷售建案,兩家建設公司輾轉得知鑽石大樓正在進行社區重建整合作業,遂透過丹棠開發作為住戶與建商合作的溝通橋樑,成功整合雙方意見進行更新改建。
 
本案於2014年11月核准更新單元、2015年4月達到私有地主100%同意以協議合建申請事業計畫報核、2016年10月都市更新事業計畫核定,在處理國有地申請讓售及建造執照申請作業後,於2018年1月申報開工,預計2021年4月興建完成,從本案實施者啟動至完工花費約8年時間。

整合、規劃設計、法令難題一一克服
本案在整合、規劃設計、法令上面臨許多難題,多次影響本案可能無法繼續辦理,但藉由團隊努力一一克服,相關重建經驗值得借鏡。其一為納入畸零地產生規劃議題,由於基地呈南北狹長型,在劃定單元審查過程中被要求納入西側2筆畸零地,納入後嚴重限制建築物配置,原住戶希望更新後能實際選配的面積變得難以達成,一度造成本案整合進度停滯。實施者以最大誠意配合住戶需求調整,並由實施者承諾分回法規限制最多之位置,使住戶選配面積仍能符合其需求。其二,在畸零地調處過程中,因納入一筆1.42㎡國有土地,經丹棠開發確認更新條例第27條規定得於計畫核定後申請專案讓售,並將此法令規定納入計畫書中清楚說明,自此確立該筆國有土地得以順利配合本案進度執行。

另外,都更案整合常因無法滿足所有人的需求無疾而終,本案更新前包含三棟(戶)別主建物面積差異不建築規劃上,本案更新後大樓規劃為一幢兩棟地上14層、地下4層建築物,考量本區位於環山圍繞的天母地區,洽屬都市與自然的交界,建築師以淺色、具有質感的、會呼吸的材質,將建築物、天母人文、周遭自然巧妙融合,建立自然、人文、城市、建築的對話。另由於本案建築物為坐西朝東方位,須處理日照曝曬問題,則採用複層牆設計,以灰白色沖孔版為建物外觀構築錯落有致的表情,亦為建築本體擋下直接的日照,讓建築物在高熱的夏季得到些許和緩。大,但陽台比例相對不均衡,以及現況存有一獨立產權的地下室,皆透過權利變換的精神,考量現況與住戶協調適切調整,讓全體住戶取得分配共識。
基地臨路部分將留設2米以上人行步道(攝於2020年12月)
 
「委建附買回」模式
財務部分,則採「委建附買回」模式,建商並承諾用一定價格買回住戶要出售之坪數,財務上讓住戶出資成本與售出分回之金額約可損益兩平,加上本案同時爭取海砂屋及都更獎勵提高可興建面積,使得住戶分回之室內面積亦不縮水,搭配信託融資,提升本案地主財務分配可行性。本案遭遇若干議題,因為良性且密集地溝通契約意見,過程公開透明,讓本案許多具有法官、檢察官等法律專業背景之住戶同意契約內容。

災損建物委託建商重建成功案例
另外,透過本案地主與建商土地合併開發,減少各自基地停車出入,三面臨計畫道路部分均留設2米以上人行步道,增加人行開放空間,提升環境公益性。原各自開發僅可能個別規劃機械車位部分,也因合併後規劃為坡道平面車位。

鑽石大樓海砂屋重建案目前已完成結構體、外飾作業,預計2021年初取得使照後即可進行產權登記及交屋作業。經過近十年的協調溝通,鑽石大樓海砂屋的重建工程即將完工,興建完成後將改善海砂屋的公安問題,提昇地區環境品質,我們亦期望透過本案的成功經驗,協助解決臺北市內更多海砂屋的重建問題。

(本文原載於都市更新簡訊第88期)

  • 發布日期
    2021/01/14
  • 發表人
    投資事業部
    主任 蘇士豪
    副主任 徐培奕
  •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