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張隆盛先生的人生哲學-永遠的張署長

 


今天以個人身分來追憶張署長的人生哲學,其實是過於資淺。惟自國外回來後,因緣際會進入成立不久的營建署與一群全國最年輕的專業者共同建構張署長對這個新機構之藍圖,確實是一種難得機緣。 在當時張署長非常重視適才適用,除了有正式業務分組外,他會依需求設置Task Force小組,整合各組適切人員共同襄助一些行政院交辦的新任務他個人認為國家應與世界潮流同步的跨領域合作創新推動新政,這之中包括:
「自然生態保育方案 」
「沿海保護計畫」
「國民休閒生活推動方案」此涉及都會公園、區域公園、海域遊憩之倡議與多方議題
「建築研究所」之設立
 
過去因襄助國家公園規劃建設其所涉及之領域更多元,凡與其相關之各領域國內外專家他均不吝請益且親自帶隊上山下海會勘,包括眾所周知的擋下「新中橫公路之闢建 」、「 七星山頂雷達站之興建」以及「立霧溪水力發電之興建」、以及「公共設施保留地」之徵收與闢建。還有「空汙費徵收」、劃設空氣品質淨化區、建設各尺度環保公園園林帶 。 這些均走在時代之尖端,也更領先於今日之各項「前瞻計畫」建設。他的理念很簡單「別的單位不作的,我們作;需跨域整合的,我們嘗試;需向上遊說的,我帶頭爭取」。

另因一些特別指派工作,我經常擔任各組業務外賓之接待,偕同外籍專家顧問全省跑。雖只是陪同翻譯,但這些年之經驗累積宛如又念了兩個碩士,每一次均是全新的學習與吸收知識。這是張署長願意主動向上爭取經費,擴大增厚同仁對署裡業務之寬度與厚度之遠見。而其諸多對外演講我亦擔任簡報之準備者,昔時沒有PPT,均用幻燈片、投影片。有趣的是今日各政黨之「政黨學校」訓練多談「領導統御」與「政治治理」,而每次他到革命實踐研究院上課,他談的卻是「自然保育與國家公園」,包括到各縣市府之公務人員訓練中心上課,不涉政治議題,但他一定談國際保育趨勢與國內政策願景與作法。他個人對文化、歷史、地理、藝術、攝影、音樂……等亦多所涉獵,知識淵博,記憶超強。

他熟讀台灣發展史,當他看過旅荷學者江樹生博士有關荷屬東印度公司之文獻後,他立即啟動了台灣梅花鹿之復育。同時亦戮力推動櫻花鉤吻鮭之復育以及藍腹鷴、帝雉與台灣黑熊之棲地保育。

退休後數十次之全球旅遊探索,除了熱門的歐、美、日景點外,他選擇的目標多是冷僻的地點,多次到青藏高原、印藏邊界、雲貴高原、南非、肯亞、南美、伊朗、印度……等地。他認為這些地區尚保有高度自然與人文風貌,再不深入探索很快就會因都市化變質了。因此,南北極之探訪,他不只觀山觀水,他一定深入熟讀世界探險史、自然史,以及各種開發背後之歷史因素。也因此對人類學、考古學、人種學……等亦一一涉獵,每次回來,就會在聚會中發表攝影作品說故事。

我們除了得以神遊外(如南北極),更透過他的觀察了解全球變遷之快速與對不同民族文化應尊重之細膩處,包括去看印度泰戈爾大學、最早的佛教大學、伊朗的波斯文化,還有東南亞國家之偏鄉的Holistic Culture & EcologicalChange之關注與分析。他會敦促永續學會每年推動與全球相關重要議題相關之論壇、演講、展覽……等,2007年配合第四屆國際極地年(每50年才召開一次)舉辦之南極攝影展以及去年的世界地球日50週年之永續論壇……。
 
他為人處事永遠
不卑不亢
不慍不懦
有為有守
廣納百川
人生70才開始
81歲,其實才正是人生第二階段的10歲少年之起步

謹此
感恩張署長的啟迪
也祈他能持續在大宇宙中快樂的探索旅行
 
謹致
無限感念與敬意
 
郭瓊瑩
敬悼

  • 發布日期
    2021/05/17
  • 發表人
    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
    所長暨系主任 郭瓊瑩
  •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