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臺北市都更處成立「更新開發科」


邁向公辦都更下個里程碑 再造廣廈千萬間
臺北市的都市空間,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隨著經濟急遽地成長、都市快速地擴張之下,成就了它複雜而多元的面貌。繁華富庶、典雅智慧與草根的市民文化比肩並存,形成了全世界相當特殊的都市景觀。據統計顯示,臺北市屋齡40年以上的老宅比例已經達到4成以上,面對屋老、人老的城市,執行都市更新業務,幾乎可說是天天在和時間賽跑。但無論挑戰有多麼地嚴峻,創新治理始終是北市府追求的關鍵詞。因此,就在臺北市長柯文哲的大力支持下,臺北市都市更新處(以下簡稱都更處)於今(2021)年10月首創「更新開發科(以下簡稱開發科)」專責部門,統籌公辦都更業務,展現政府積極投入都更的決心。
2021年10月臺北市首創全臺第一專責公辦都更單位:更新開發科
 
公辦都更作為衡平都更市場的機制—充實公設、弱勢輔導
都市更新條例於1998年制定以來,歷經11次修正,面對不少風風雨雨。都市更新作為營建市場的寵兒,在過去,都更被鼓勵由民間所主導,在「不與民爭利」、「政府介入愈少愈好」呼聲下,政府僅能被動地提供「獎勵」以換取更新後的空間「公益性」。

然而,並非每個環境窳陋的地區都能得到市場的青睞,現實的情形是,許多弱勢社區亟待更新卻苦無門路。因此,臺北市都更處決定化被動為主動,扮演積極介入都市更新的角色。臺北市公辦都更案自2015年迄今已著手盤點推動,並於2016年訂定「臺北市公辦都市更新實施辦法」,又於同年成立「公辦都更專案辦公室」專責推動公辦都更業務,迄今已成功推動「大同區斯文里三期—斯文首善」、「士林區華榮市場」等公辦都更案,成績斐然。

除了充實老舊社區基本所需的公共設施外,針對弱勢地區的更新輔導更需多加著力,都更處更於2020年頒布「公辦都市更新2.0專案試辦計畫」等相關規定,藉由「自助人助」精神,由政府主導,協助整合意願高的社區進行公辦都更程序,北市公辦都更業務蓬勃發展。刻正針對「南機場整宅」、「水源二三期整宅」等多個社區進行積極的整合,更預計透過引入社福設施、區民活動中心及商業服務設施等,由政府直接扮演公益擘劃者的角色。
水源整宅二三期公辦都更說明會(攝於2021年2月)

公辦都更作為城市發展戰略—經濟引導公有土地再生
公辦都更,除了前述扮演公益性的角色之外,更具備推動城市再生的戰略意義。

為了有效再生城市中的公有土地,開發科目前正推動的案件,諸如「臺北車站特定專用區E1/E2街廓」、「臺北郵局公辦都更案」等,皆與西區門戶計畫進行配合與串連。此外,包含「捷運大直北安段」、「捷運科技大樓瑞安段」、「忠孝懷生」等公辦都更案,更是與捷運系統緊密結合的開發案,點亮了臺北市區內諸多閒置空間。

公辦都更2.0:以人為本、自助人助,都更處全力以赴
都更處陳信良處長表示,開發科草創時期,每位同仁身上至少都掛上5個專案以上,但多數都是萬中選一、身經百戰的戰士,專業度絕對不在話下。

接續,會持續積極地深入各個社區協調、整合,有了之前大同區斯文里三期公辦都更案,以及「公辦都更2.0」首件申請成功的士林區松柏大廈、目前即將提出申請的南港中視新都會社區等成功經驗,未來開發科將秉持「以人為本、自助人助」的精神,以專責團隊、專案模式,整合各界資源,加速臺北市都市再生腳步,「再造廣廈千萬間」,與臺北市民攜手打造宜居、永續新家園。

(本文原載都市更新簡訊第92期)

  • 發布日期
    2021/12/29
  • 發表人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