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上海考察之旅-訪同濟大學趙民主任/上海城市規劃館
行程概述
此次基金會上海考察行程的安排,總共分為兩個部分。首先是實地參觀,從第一天最具代表性的外灘開始,經過第二天參觀浦東、南京路步行街、上海新天地,一直到最後一天的造訪豫園為止,使我們對上海過去到現在的發展,有了最具體的感受與體驗。在這三天行程中,還穿插了城市規劃展示廳的參觀與同濟大學城市規劃系的拜會,讓我們對上海目前在都市規劃以致於都市更新上所面臨的課題有一些掌握與思考。
拜訪同濟大學談都市問題
考察團於十一月二日早上造訪同濟大學建築與規劃學院。同濟大學城市規劃系創立於1952年,當時稱為都市計畫與經營專業,至今已有45年歷史。該系為中國最早開設的城市規劃專業,為國家重點學科,在國內高等院校中居領先地位,其目的在培養城市規劃設計與管理、道路交通規劃、市政工程、城市生態、園林遊憩系統、城市社會與經濟發展規劃、區域規劃、房地產籌畫及相關法規研究等方面的人才。這次接待我們的為城市規劃系主任趙民先生。在他的簡報中,明確說明了上海近年來的經濟發展與所面臨的都市問題。
在九二年中共黨十四大中提出:『以上海浦東開發開放為龍頭,進一步開放長江沿岸城市』後,上海即以驚人的速度成長。從1992年開始,上海經濟已連續10年保持兩位數增長。2001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4950.84億元,比1990年增長2.5倍,平均每年增長12%。而浦東所吸引的國內外投資,也在十年之中成長七倍。與此同時的是大規模的人口進入上海,到去年底,全市人口已增加到1327萬 人,此外尚有387萬的流動人口。隨之而來的都市建設,如樓地板面積,則以每年五千萬平方米的速度增加,而都市化程度則估計將由目前的37%持續增加到2005年的45%-54%。
在都市快速成長下,上海也面臨許多住宅、交通與歷史保存等問題。例如目前上海市民人均樓地板面積僅有13-14平方公尺,極為不足。在面對這些問題,上海採取理性全盤規劃模式,以最低的處理成本直接對城市進行大規模的改造。在土地國有與集權政治的體制下,政府能有效率的貫徹其規劃藍圖,以住宅重建為例,上海市能夠以在十年內動遷一百多萬人的規模進行開發。
不過既使上海的都市規劃有強大的工具可供使用,但仍須面對都市發展政策與國家整體經濟政策發生衝突時的棘手狀況。例如在鼓勵投資的經濟政策下,寬鬆的土地的批租條件,使得上海面臨了嚴重的都市蔓延的問題。另外如交通問題,乃源自尚未健全的大眾運輸系統與日益增加的小客車,然而國家為了發展汽車工業,卻透過降低價格鼓勵民眾購買小汽車。在這些問題上,趙教授認為無法迴避,僅能透過提供更有效率的公共運輸加以相互競爭。
在整個簡報過程中,可發現規劃專業在當前上海都市發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這可在我們於十一月一日參觀城市規劃館的行程中得到驗證。
上海城市規劃館
上海城市規劃展示廳與上海大劇院分別座落於市政府大廈的兩側,三者共同構成上海市中心的醒目地標。總投資2.6億元的展示廳主體高43.3公尺,地面五層,地下兩層,總建築面積18393平方公尺。從它的區位與規模來看,很容易猜想到規劃在這個城市中的地位。
展示廳的內容依樓層做為區別。其中一樓為大廳,夾層是歷史文化名城廳,展示了近代上海的演變、外灘的滄桑和老上海的風貌。二樓目前做為一般藝術展示館。三樓的總體規劃一廳,展出了佔地 600 平方米的上海市主體模型,以 1 比 500 的比例展現了上海今天的規模。四樓的總體規劃二廳,採用了高科技聲光全息投影技術,集中展示上海南京路、蘇州河、浦東地區的景觀。五樓中央則是會議影視廳。
在展示廳中,除了可以很明確的看到上海市在各個面向的藍圖外,還可察覺該廳被設立的用意。就市政府的角度來看,展示館則是提供了一個與民眾的溝通工具,使居民瞭解城市的發展變化和未來規劃。更重要的是,市政府對未來擘畫了一個願景,試圖凝聚共識,以弭平因都市發展所造成利益再分配的種種矛盾。在都市行銷上,則成為提供國內外賓客瞭解上海市規劃與建設的場所,使外資能夠更放心的於上海投資。這些作法,反而是臺灣可以做到卻沒有存在過的。
(本文原載於都市更新簡訊第17期)
此次基金會上海考察行程的安排,總共分為兩個部分。首先是實地參觀,從第一天最具代表性的外灘開始,經過第二天參觀浦東、南京路步行街、上海新天地,一直到最後一天的造訪豫園為止,使我們對上海過去到現在的發展,有了最具體的感受與體驗。在這三天行程中,還穿插了城市規劃展示廳的參觀與同濟大學城市規劃系的拜會,讓我們對上海目前在都市規劃以致於都市更新上所面臨的課題有一些掌握與思考。
拜訪同濟大學談都市問題
考察團於十一月二日早上造訪同濟大學建築與規劃學院。同濟大學城市規劃系創立於1952年,當時稱為都市計畫與經營專業,至今已有45年歷史。該系為中國最早開設的城市規劃專業,為國家重點學科,在國內高等院校中居領先地位,其目的在培養城市規劃設計與管理、道路交通規劃、市政工程、城市生態、園林遊憩系統、城市社會與經濟發展規劃、區域規劃、房地產籌畫及相關法規研究等方面的人才。這次接待我們的為城市規劃系主任趙民先生。在他的簡報中,明確說明了上海近年來的經濟發展與所面臨的都市問題。
在九二年中共黨十四大中提出:『以上海浦東開發開放為龍頭,進一步開放長江沿岸城市』後,上海即以驚人的速度成長。從1992年開始,上海經濟已連續10年保持兩位數增長。2001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4950.84億元,比1990年增長2.5倍,平均每年增長12%。而浦東所吸引的國內外投資,也在十年之中成長七倍。與此同時的是大規模的人口進入上海,到去年底,全市人口已增加到1327萬 人,此外尚有387萬的流動人口。隨之而來的都市建設,如樓地板面積,則以每年五千萬平方米的速度增加,而都市化程度則估計將由目前的37%持續增加到2005年的45%-54%。
在都市快速成長下,上海也面臨許多住宅、交通與歷史保存等問題。例如目前上海市民人均樓地板面積僅有13-14平方公尺,極為不足。在面對這些問題,上海採取理性全盤規劃模式,以最低的處理成本直接對城市進行大規模的改造。在土地國有與集權政治的體制下,政府能有效率的貫徹其規劃藍圖,以住宅重建為例,上海市能夠以在十年內動遷一百多萬人的規模進行開發。
不過既使上海的都市規劃有強大的工具可供使用,但仍須面對都市發展政策與國家整體經濟政策發生衝突時的棘手狀況。例如在鼓勵投資的經濟政策下,寬鬆的土地的批租條件,使得上海面臨了嚴重的都市蔓延的問題。另外如交通問題,乃源自尚未健全的大眾運輸系統與日益增加的小客車,然而國家為了發展汽車工業,卻透過降低價格鼓勵民眾購買小汽車。在這些問題上,趙教授認為無法迴避,僅能透過提供更有效率的公共運輸加以相互競爭。
在整個簡報過程中,可發現規劃專業在當前上海都市發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這可在我們於十一月一日參觀城市規劃館的行程中得到驗證。
上海城市規劃館
上海城市規劃展示廳與上海大劇院分別座落於市政府大廈的兩側,三者共同構成上海市中心的醒目地標。總投資2.6億元的展示廳主體高43.3公尺,地面五層,地下兩層,總建築面積18393平方公尺。從它的區位與規模來看,很容易猜想到規劃在這個城市中的地位。
展示廳的內容依樓層做為區別。其中一樓為大廳,夾層是歷史文化名城廳,展示了近代上海的演變、外灘的滄桑和老上海的風貌。二樓目前做為一般藝術展示館。三樓的總體規劃一廳,展出了佔地 600 平方米的上海市主體模型,以 1 比 500 的比例展現了上海今天的規模。四樓的總體規劃二廳,採用了高科技聲光全息投影技術,集中展示上海南京路、蘇州河、浦東地區的景觀。五樓中央則是會議影視廳。
在展示廳中,除了可以很明確的看到上海市在各個面向的藍圖外,還可察覺該廳被設立的用意。就市政府的角度來看,展示館則是提供了一個與民眾的溝通工具,使居民瞭解城市的發展變化和未來規劃。更重要的是,市政府對未來擘畫了一個願景,試圖凝聚共識,以弭平因都市發展所造成利益再分配的種種矛盾。在都市行銷上,則成為提供國內外賓客瞭解上海市規劃與建設的場所,使外資能夠更放心的於上海投資。這些作法,反而是臺灣可以做到卻沒有存在過的。
(本文原載於都市更新簡訊第17期)
-
- 發布日期
- 2002/11/03
-
- 發表人
- 基金會規劃師 康本裕
-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