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虹欣建設忠孝詠吉都更案完工
永吉路新生-從歷史老區到現代都市典範
本更新基地鄰近捷運板南線後山埤站,位於五分埔商圈的交通要衝。基地內原有一片低矮老舊的磚造房屋,早期為福建安溪鄉王家聚居地,舊稱「萬寶厝」。該區建物密集,巷弄曲折狹窄,不僅存在消防安全隱患,部分建築更因年久失修而傾圮廢置,雜草叢生,環境衛生堪憂。為改善此區居住環境,臺北市政府於2002年10月28日公告本基地為「永吉路、忠孝東路西北側更新地區」。經多年努力,最終由虹欣建設與多數地主達成重建共識,並於2009年8月24日申請事業及權利變換計畫報核。
本次更新過程面臨諸多挑戰,包括土地權屬複雜、舊違建處理、現有巷道配置及受保護樹木的保存等問題。實施者團隊多次與地主進行溝通協調,針對各項議題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逐步化解各方疑慮。經過5次審議會審議,終於在2016年11月1日取得事權計畫核定公告。歷經多方努力,本更新單元於今(2024)年4月12日順利完工,並取得使用執照。此次更新不僅改善了社區環境與居住安全,也為周邊帶來全新風貌,成為區域發展的新里程碑。


從改造區域環境為出發點 共構美學與永續生活的精品宅
本案實施者為長虹建設及文心建設攜手合作籌組之「虹欣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有別於其他建設公司僅整合更新地區東側低矮平房,虹欣建設的更新範圍進一步納入永吉路553巷側的四樓公寓,提升基地的臨路條件,有助於整體規劃的完善布局。
更新後,基地興建為一棟兩幢的住商混合大樓,包含A棟大樓23層及B棟大樓22層。低樓層設置商業空間,串連周邊的商業發展紋理,商圈動線向東延伸至五分埔商圈及南港昆陽商圈,向西連結松山永春商圈,助力區域繁榮發展。
建築外觀設計分為三大區段,底層一至二樓採用石材牆面,搭配商業店舖的開放式設計,以簡潔的垂直向度作為視覺語彙,增強建築立面的層次感。中高層外牆選用暖色系磚牆,搭配金屬造型雨遮板及玻璃元素,形成垂直向的建築意象,並與水平向的線條交錯,展現立面平衡之美,塑造豐富的建築視覺效果。屋突設計靈感來自鶴的翅膀,象徵展翅飛翔的意象,透過鋼架、玻璃及造型格柵的輕量化設計,為都市天際線增添優雅之美,與周邊的建築環境和諧共生。
本案建築配置規劃有以下特色:
建築外觀設計分為三大區段,底層一至二樓採用石材牆面,搭配商業店舖的開放式設計,以簡潔的垂直向度作為視覺語彙,增強建築立面的層次感。中高層外牆選用暖色系磚牆,搭配金屬造型雨遮板及玻璃元素,形成垂直向的建築意象,並與水平向的線條交錯,展現立面平衡之美,塑造豐富的建築視覺效果。屋突設計靈感來自鶴的翅膀,象徵展翅飛翔的意象,透過鋼架、玻璃及造型格柵的輕量化設計,為都市天際線增添優雅之美,與周邊的建築環境和諧共生。
本案建築配置規劃有以下特色:
一、外部空間
開放空間沿永吉路及永吉路553巷側設置六公尺寬的人行步道,串聯既有的人行動線,提升行人通行的便利性與安全性;車道規劃由面向基地最左側的永吉路553巷進出,減少對基地最右側的捷運站出口衝擊;社區景觀採取包被式的設計,利用綠植層層堆疊,增強景深視覺效果,並營造出與老社區相契合的靜謐氛圍。
更新後一樓店面與人行步道空間

二、內部空間
築物設計著重居住品質的提升,適當引入自然光與自然通風,透過節能設備與環保措施,打造永續且高品質的現代生活空間。
順應基地特性 妥善處理各項議題
除了面臨產權複雜問題外,本更新單元還涉及多方面的挑戰如下:
順應基地特性 妥善處理各項議題
除了面臨產權複雜問題外,本更新單元還涉及多方面的挑戰如下:
一、舊違章建築物安置議題
基地範圍內除西側兩棟合法的四層樓建築外,其餘多為一至二層樓的磚造或鐵皮建築,其中包含27戶佔用他人土地的舊違章建築戶。這些住戶在該地居住已逾數十年,過去雖有土地所有權人提起「拆屋換地」的訴訟,但因訴訟程序冗長且曠日廢時,住戶在短期內也難以尋找合適的居住處所,問題始終無法有效解決。透過本案的都市更新權利變換程序,實施者提出了現地安置或現金補償的解決方案,讓舊違章建築的住戶得以妥善安置,避免流離失所的情況。同時,土地所有權人也得以活化土地,實現土地效益的最大化,達成雙贏的局面。
更新前地形與違章分布圖

二、受保護樹木保存
位於玉成街86巷4號旁的榕樹(樹木編號1307)為臺北市文化局列管的受保護樹木。為了確保老樹能夠在更新後繼續健康成長,實施者調整了地下室開挖範圍與車道配置,保留了足夠的生長空間。更新後,受保護樹木將融入整體景觀設計中,並與永吉路553巷的人行步道串聯,讓更新重建與原生樹木和諧共生。這不僅給予原居住者應有的尊重和生存權利,也保留了基地的歷史韻味與人文氣息,增添環境的獨特魅力。


三、現有巷道保留與廢止
更新基地內共有三條現有巷道,包括玉成街、玉成街86巷及玉成街98巷,將更新單元切割為數個區塊。其中玉成街86巷、玉成街98巷,在本案重建後,已無實質留設通行需求,因此依都市更新自治條例申請廢巷。而玉成街為連接永吉路及中坡北路50巷的主要巷道,本案更新後保留其通行,沿街面並配合現有巷道現有紋理及北側毗鄰建築進行退縮,型塑友善通行空間。


四、增設停車空間
基地周邊多為老舊公寓,缺乏建物附設停車空間,常見路邊紅線違規停放或併排停車情形。為解決周邊停車位不足問題,本案在更新後除了依法設置法定停車位,還額外增設100輛開放公眾使用的汽車停車位及70輛機車停車格。這將不僅滿足住戶的停車需求,還能提供週邊居民和五分埔商圈顧客長期租用或臨停。此外,本案緊鄰捷運後山埤站四號出口,為方便捷運轉乘旅客,於基地東南側規劃56個自行車停車空間,串聯大眾運輸系統與綠色運具,提供捷運乘客便捷的自行車停放空間,提升大眾運輸的吸引力。
自行車停車空間

以上挑戰實施者團隊皆秉持尊重地區原有特性、保障住戶應有權益的態度,逐一應對各項問題,最終獲得所有權人及公部門的認可,順利推動本案重建!
打造捷運後山埤站周邊區域新地標
本案的更新重建不僅是對老舊社區的改造,更是對區域發展的一次深刻升級。隨著重建工程完成,本案已然成為周邊居民、商圈顧客以及大眾交通使用者的新焦點,為城市帶來更多的活力與便捷,成為都市更新的成功案例。
打造捷運後山埤站周邊區域新地標
本案的更新重建不僅是對老舊社區的改造,更是對區域發展的一次深刻升級。隨著重建工程完成,本案已然成為周邊居民、商圈顧客以及大眾交通使用者的新焦點,為城市帶來更多的活力與便捷,成為都市更新的成功案例。
計畫內容摘要 | |
案名 | 擬訂臺北市南港區玉成段三小段711-3地號等27筆(原24筆)土地都市更新事業計畫及權利變換計畫案 |
完工案名 | 虹欣詠吉 |
基地位置 | 南港區永吉路.永吉路553巷交口 |
實施者 | 虹欣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
基地面積 | 5,673.00㎡ |
使用分區 | 第一種商業區(特)(原屬第三-一種住宅區)、第三種住宅區 (商一特﹕1,906.00㎡、住三﹕3,767㎡) |
更新前 | 產權:私有5,424.00㎡、公有249.00㎡ |
所有權人:私有205人、公有2人 | |
占有他人舊違章:2,618.61㎡,27戶 合法建物戶數:37戶 |
|
停車位:0輛 建物面積:3,419.16㎡ |
|
更新後 | 用途:一般零售業、一般事務所、集合住宅 |
實設建蔽率:44.27% | |
實設容積率:383.36% | |
更新獎勵容積:6,054.31㎡(42.65%) | |
其他容積獎勵(增設公用停車空間獎勵):1,500㎡(10.57%) | |
允建容積:21,748.06㎡ | |
總樓地板面積:43,544.45㎡ | |
構造樓層:鋼骨造,地上23層/地下4層 | |
停車位數:汽車:391輛,機車:306輛 | |
總戶數:192戶 | |
實施方式 | 權利變換 |
更新規劃 | 財團法人都市更新研究發展基金會 |
建築設計 | 周文彬建築師事務所 |
不動產估價 | 巨秉不動產估價聯合事務所 泛亞不動產估價聯合事務所 正聯不動產估價聯合事務所 |
施工 | 宏林營造股份有限公司 |
更新事業推動 | |
2002.10.28 | 更新地區公告 |
2009.08.24 | 申請事業及權變計畫報核 |
2016.11.01 | 事業及權利變換計畫核定公告 |
2018.02.21 | 取得建造執照 |
2018.08.15 | 變更事業計畫及權利變換計畫報核 |
2020.07.15 | 變更事業計畫及權利變換計畫核定公告 |
2023.10.17 | 變更(第二次)權利變換計畫報核 |
2024.04.12 | 取得使用執照 |
2024.05.14 | 變更(第二次)權利變換計畫核定 |
2024.06.27 | 變更(第三次)權利變換計畫報核 |
2024.08.08 | 變更(第三次)權利變換計畫核定 |
2024.10.29 | 產權登記完成 |
(本文原載於都市更新簡訊第1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