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張董事長參加聯合國Habitat II +5會議 分享台灣更新重建經驗

本基金會張隆盛董事長於今年6月4日至8日赴美國紐約,以觀察員的身份參加聯合國「第二屆人居議程五年檢討會」(Habitat II Istanbul+5),並同時參加哥倫比亞大學與國際發展研究基金會(Inter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Development, IRFD)合辦的會外研討會。在會外研討會中,張董事長以「都市更新作為災後社區重建之主要途徑」(Urban Redevelopment as The Major Tool to Rebuild The Earthquake Damaged Community in Taiwan)為題發表演講,將台灣與的經驗與世界各國專家分享,並獲得許多肯定與回應。

聯合國針對國際重大的議題都定有所謂「議程」(Agenda),最有名的是有關環境保護方面的「廿一世紀議程」(Agenda 21)。這些議程類似宣言或憲章,代表全人類共同努力的方向以及對各國政策的引導。其中有關於都市發展與人類居住問題的議程就是人居議程(Habitat Agenda),係於1976年於雅典舉行之第一屆聯合國人居會議所議決,經過廿年後於1996年聯合國在伊斯坦堡舉行第二屆人居會議,通過大幅修正的人居議程Ⅱ(Habitat Ⅱ)。今年六月於紐約所舉行的會議則是回顧審視過去五年世界各國在人居議程上的努力。

張董事長所發表之演說「都市更新作為災後社區重建之主要途徑」把本基金會與九二一基金會合作推動「築巢專案」,協助受災社區重建的作法與幾個重要的實際案例作了簡要的報告。以非政府組織的身份在災後重建扮演重要的推動角色,在世界各國已屬罕見,更不要說如此完整地運用更新法律、金融工具、社區動員參與及專業整合的作法,確實受到各國參與者的重視。

張董事長並表示,過去聯合國在推動都市發展方面,災難重建的議題其實一直被忽略。但是每年世界各國在人口稠密地區所發生的各種天災地變及戰爭人為破壞,不知凡幾,都面臨嚴重的重建問題。重建往往比重新發展的都市更為困難,如何回復其所面臨的生命財產損失問題更為複雜。災後重建不應只用憐憫的眼光來看待,而應以人居的角度重視此一嚴肅的議題。或許台灣的這種經驗可以成為世界各國學習的參考。

張董事長並且表示,另一方面,在過去我國政府及學界對於聯合國人居議程相當忽略。此一重要的全球性都市發展憲章,需要深入探究,才不會讓我國都市發展的方向與聯合國的政策背道而馳。我國在了解了人居議程之後,也應該定出自己的人居議程,引導政府與民間共同努力。

(本文原載於都市更新簡訊第12期)

  • 發布日期
    2001/06/09
  • 發表人
    基金會研展部主任 丁致成
  • 關鍵字 災後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