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轉新店溪畔樣貌 開創公辦都更新頁
新北市都市更新政策以「民辦為主、公辦為輔」協助老舊危險建築物盡速重建,為市民打造安居樂業基地,並持續「政府領航,擴大民辦」提供多元更新管道,鼓勵老舊窳陋地區加速重建、整建。都更過程中牽涉到財產的處理,對民眾問題一直抱持同理心,都市更新的推動,不只要便民,更要照顧民眾的權益,為市民創造更好的福祉是都市更新最重要的考量與出發點。
新北市「都更三箭」政策推出後引起熱烈迴響而且成果顯著,市府持續推動大面積公辦都更,透過政府主導重建示範,帶動民間都更案加速整合,推動城市發展,期望逐步翻轉新北市,改善市容與公共安全,打造更宜居舒適的生活環境,達成「安居樂業」之市政願景。公辦都更是由市府帶頭做的都市更新,具有示範性、公益性,大陳社區鄰近新店溪河堤,又有永和綠寶石綠地、永和仁愛公園等,未來還有捷運萬大線行經,具備樞紐功能。尤其大陳單元2更新重建後,翻轉當地的生活機能及提升環境品質,帶動周邊發展。
「永和大陳社區」全台最複雜都更案,兌現市府安居樂業承諾
永和大陳社區緊臨新店溪畔及仁愛公園,獨特歷史背景源於其安置民國40年代大陳島撤退來臺的義胞與家眷,經過將近70年來的時空變遷,當地老舊窳陋房舍,甚至部分房屋已有傾斜情形,然而其公私有土地夾雜、有房無地、有地無房或承租市有地等多種產權樣態,使辦理都市更新具有高度的挑戰性;另當地現況巷道狹窄衍生防救災安全疑慮,亦使更新亟具急迫性。
為加速大陳社區推動都市更新並提升開發可行性,市府將大陳社區劃分為7個面積相當的更新單元,與新北市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後簡稱新北住都中心)攜手以公辦都更方式共同推動,公開徵求實施者與出資人,建立公私合作的夥伴關係,以改善當地的生活機能及居住環境品質,進一步活絡地方發展,其中單元2已於2021年完工,住戶發現單元2留設大面積的綠地開放空間,也提供市民活動中心、公共托育及托老中心等公益設施,不僅改善過去巷弄狹小的消防安全問題,大幅提升當地生活品質及居住環境,首發單元的成功,讓當地居民由原先的觀望轉變為期盼,市政府加緊腳步,陸續推動其他6個單元,目前單元3施工中、單元6預計今(2025)年底前拆除動工,單元5、7加緊審議中,而單元1、4則力拼2025年6月提送計畫至市府審查,逐步完成大陳更新拼圖。


政府主導大面積公辦都市更新 帶動民辦更新
在完成永和大陳社區公辦都更之重大里程碑後,市府借鏡已成功的示範案例,期以公辦引領民辦,帶動新北市的老舊危險社區重建,排除城市內潛在居住風險,提升環境品質,並強化防救災效益,因此市府展現魄力,除推動5處行政園區公辦更新外,亦透過評估位於TOD場站周邊、建物密集窳陋地區等條件,責成新北住都中心推動捷運頂溪站周邊及板橋浮洲等大面積公辦都更案,讓每一案串連推動,加速公辦更新效率,為新北市注入新氣象。

由於都更過程涉及許多量體規劃、權益分配及辦理程序等專業細節,一般民眾對於都更常感到不了解或不確定,而市府及新北住都中心主導大面積公辦都更,均於當地設立駐點工作站,傾聽第一手的回饋意見,針對民眾對於都更法令的疑問給予解答,提高住戶對於市府的信任度,進而減少民眾與實施者間的摩擦及猜想,更能即時聚焦癥結點加速排除問題,整合過程亦聆聽地方意願適時調整方向。
滿足市民居住及日常需求 都市再生提升生活機能
早期發展密集的舊市區,居住空間缺乏妥善規劃,導致公共空間與安全性不足,面臨較高的風險,透過都市更新重建改善居住安全疑慮,更新後建築規劃設計留設綠地及開放休憩空間,提供居民休閒娛樂場域,亦能作為臨時避難及救災場所,降低災害衝擊,此外大面積公辦都更透過取得多元公益設施,打造全年齡層都能享受的優質環境,例如幼兒園、托老中心或活動中心等讓居民毋須擔心家中小孩及長輩的生活及照護,更願意在當地紮根,實現市府安居樂業的承諾。
新北市政府從來不怕面對挑戰,只要是對的事,必定全力以赴,對於公辦都更也不斷推陳出新,除了強化與實施者的夥伴關係,成立本市住都中心,替公辦都更注入新活力,增加不同的辦理方式,達到復甦都市機能、改善居住環境及增進公共利益的目的,同時也引導市民主動參與都市更新,邁向安居樂業的坦途。
(本文原載於都市更新簡訊第106期)
-
- 發布日期
- 2025/07/07
-
- 發表人
- 新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處
-
關鍵字 公辦都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