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東勢災後 重建規劃構想


為協助災區災後重建與都市更新工作之推展,本計畫以復甦都市機能、改善生活環境及促進災後地區有計畫地再開發利用為目的,其計畫目標有五項重點:調查受災範圍與程度;劃定東勢都市更新地區及擬定更新地區整體性發展構想;擬定都市更新開發策略;災後重建後續推動之基礎;其他受災鄉鎮重建之典範。

因此確定未來東勢鎮整體發展遠景與定位,其標的及內容詳述如下:

1.永續發展的山水城鎮
東勢位於台中縣東側丘陵地,地勢東高西低,為一兼具山與水特色的客家山城,西臨大甲溪、北臨大安溪、東臨沙蓮溪等河川,而東面則是中央山脈,為由平原進入大雪山、中橫之主要門戶。本身河階台地的地形特色,使東勢享有背山面河之自然景觀優勢。然而因921地震造成東勢極大的受創,山與水自然的優勢仍在,是以震災後重建工作在於使東勢鎮得以永續發展並重現東勢兼具山與水的風貌。

2.農業與觀光的樞紐
東勢以農主立鎮,自然資源的豐富,使其產業以農業為主,同時朼是周圍地區各項農產品的集散中心。農業之中又以橫山梨、枇杷、葡萄、蘋果等水果為主,故有水果之城為稱。東勢鎮原本也是林業的重要集散地,有大雪山林場、東勢林場、八仙山林場等,但自民國七十年左右停止砍伐,對於當地的經濟受到不小的衝擊。
 
中橫通車後,東勢又成為進入中橫的觀光集散地,但是真正停留在東勢觀光消費者非常少,大多只是路過停留而已。

地震發生後造成東勢的產業發展受到很大影響,是以在重建工作上,恢復原本農產運銷之產業功能並重建觀光產業加以提昇為主要工作之一。

3. 文化教育小鎮
東勢是台中縣唯一人口外移的市鎮,尤其是近年來青年人口外移嚴重,一方面在於東勢缺乏足夠的就業機會留住青年人,另一方面在於東勢之最高學府僅有東勢高工一所,缺乏高等教育學府使青年人無法有留下來就讀的機會,造成青年人口為追求更好的教育與工作機會而離開東勢。藉此一震災後的重建工作,應對東勢加以規劃文化學園,引入大專院校,使青年人願意根留東勢,另一方面亦可提昇東勢的文化教育水準。
 
4. 中部客家歷史文化中心
東勢鎮早自雍正年間開始開墾,已歷經三百多年,居民多來自閩粵,另有少數原住民。其中最多的族群為客家人,因此成為中部客家重鎮。早期開墾居民大多以鐵匠、木匠等匠師為主,雖然開墾的遺跡大多已不復存在,但是本街、匠寮巷、大茅埔還留有先民拓墾的都市紋理。鯉魚伯公廟、巧聖先師廟(魯班廟)、泰興宮更是具有歷史文化意義。應此未來的發展應著重傳統歷史與文化的保存重建,並成為重要的觀光市鎮,與新竹的北埔、南部的美濃同樣成為客家文化的代表中心。

5. 安全防災城鎮
目前的東勢相當缺乏防災設施、道路與公園綠地。新的東勢應當以防災為第一優先考量,即使在未來發生相同強度的震災,可以不受到嚴重的損傷。只有充分的防災設施才能確保外界投資、產業發展與觀光發展有信心。

(本文原載於都市更新簡訊第5期)
 

  • 發布日期
    1999/11/01
  • 發表人
    基金會資深規劃師
    范夢倫
  • 關鍵字 災後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