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打造饒河街入口新意象-本基金會協助吉美建設八德路都更案事業權變計畫報核


臺北市松山霞海城隍廟、饒河夜市等著名景點周邊懷舊文化氣息濃厚,沿市民大道、八德路四段到松山車站一帶,盡是新舊建築參差混亂公寓及商辦大廈。本案基地跨越松山、信義區兩行政區,位於八德路四段與市民大道六段所圍街廓,屬於第三種商業區,基地西側近基隆路一段,東側則靠近松信路與塔悠路,附近有著名饒河街觀光夜市商圈,鄰近松山火車站,位處臺北市東區交通連結重要區位。

衰敗錫口老社區與新松山車站無法銜接發展
本更新單元面積1,967㎡,基地內建築物現況多為四十年以上之四層樓鋼筋混凝土造建築,一樓多作為店舖使用,二樓以上則多為住家,且區內尚有一座松山聚福廟供奉土地公,也是地方的信仰中心之一。建物現況老舊閒置,影響現有住戶居住品質與安全;周圍建物則是新舊錯雜,限縮本區內的商業活動和發展,與鐵路地下化後的市民大道所展現的全新面貌形成強烈對比。

土地權屬方面,除為數不少的私地主外,還有475㎡財政部國有財產署、交通部鐵路管理局管有之公有土地,產權複雜致整合不易。本案實施者吉美建設多年努力,持續不斷與老社區居民溝通、整合意見,終於在去(2014)年12月18日獲准劃定為更新單元,於2015年6月申請事業計畫及權利變換計畫報核。

多元設計語彙 打造饒河街及松山地區入口新意象
本案今年中委託本基金會完成都市更新事業計畫及權利變換計畫送件,建築部分委託三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由於基地位處商業區,在建築規劃上,更新後將興建地上25層之SRC造建物。為創造舒適人行空間,基地南北兩側各退縮設計有4米騎樓與3米的無遮人行道供民眾通行,希望更新後能與新松山車站串連,成為東區全新優質商業及住宅軸帶。

另外,更新單元中松山聚福廟也將移至基地的西側重建,規劃獨立動線動線,以減少寺廟宗教活動對居民與周邊環境的影響。

本案整體建築設計上擬採銀級綠建築,利用多層次綠化,配合人行道與夜間照明的設計,連結周邊既有之綠帶,低樓層作為商業空間,延續當地商業氛圍,中高樓層以上規劃住宅空間,讓本案成八德路四段及市民大道六段、饒河街夜市、松山車站附近嶄新的地標建築。
 
 

更新前為四十年以上之四層樓鋼筋混凝土造建築,區內尚有一座廟宇
c1-150303
更新後將配合人行道與夜間照明的設計,連結周邊既有之綠帶


計畫內容摘要
案名 擬訂臺北市松山區寶清段二小段238-5地號等22筆土地及信義區雅祥段一小段13-7地號1筆土地都市更新事業計畫及權利變換計畫案
基地位置 八德路四段與市民大道六段所夾之街廓
實施者 吉美建設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基地面積 1,967.00㎡
使用分區 商三
更新前 產權:私有土地1,492.00㎡、公有土地475.00㎡
所有權人:私有土地59人、公有土地1人
合法建築物戶數:28戶
其他土地改良物戶數:15戶
更新後 用途:一般零售業、事務所、集合住宅
實設建蔽率:59.60%
實設容積率:686.59%
更新獎勵容積:2,490.49㎡(22.61%)
允建容積:13,505.69㎡(686.61%)
總樓地板面積:26,641.45㎡
構造樓層:SRC,地上25層/地下6層
停車位數:汽車:179輛,機車:165輛
總戶數:206戶
實施方式 權利變換
都市更新規劃 財團法人都市更新研究發展基金會
建築設計 三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不動產估價 宏大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
 

更新事業推動

2014.12.18更新地區劃定核准
2015.04.14自辦事業計畫及權利變換計畫公聽會
2015.05.20權利變換公開抽籤
2015.06.17事業計畫及權利變換計畫報核

(本文原載於都市更新簡訊第67期)

  • 發布日期
    2015/09/15
  • 發表人
    策略規劃部主任
    錢奕綱
    主任規劃師 蔡忠凱
  • 關鍵字 都市更新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