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舊市區,促進公有土地有效利用
本案原位於南海學園附近之發展遲緩地區,基地內公有地低度利用,公私有土地交雜,且基地內遍布違章及臨時建物,環境髒亂。2005年時曾經面臨二家實施者同時申請事業計畫,且案件範圍都重疊包括國有土地,所幸在實施者吉美建設與富廣開發及其他競爭者以「共同出資者」方式參與更新,解除多重實施者的情況,讓計畫順利核定公告,順利解決公私有土地夾雜問題,方得使舊市區土地得以重獲新生。
建築規劃上擬於基地興建2棟建築物,地上20層地下5層,採RC結構設計,沿街環繞6米人行步道,營造良好的人車分離動線,並創造帶狀廣場空間。 1樓沿著莒光路,設定為商店使用,其餘則作住宅使用。住宅門廳由汀洲路進入,藉由中庭花園並配合景觀植栽、水景設計塑造出入口意象。 1樓配置採低密度建築,創造出較大的開放空間景觀庭園,並留設涵養水分的植栽面,以提供多層綠化所需基面。 建物安排配合長形基地,戶戶三面採光、通風,塑造良好的物理環境,視覺、景深均無阻礙,擁有良好的住宅視野。 本案之建築量體造型與景觀敷地等外部設計均為都市景觀的一部份,本設計更重視開放空間對於社區環境的互動與貢獻。建物空間內容設計考慮到周邊沿街的協調性,多元有趣的開放空間更呼應植物園的特殊氣息,整體規劃目標將創造層次豐富與回饋精神的都市景觀。
地下一層平面配置圖
標準層平面配置圖
一層平面配置圖
景觀平面配置圖
建築物規劃採錯落的建築量體設計,基地位於三向道路交會點,將開放空間配置面道路側,量體設計上採漸層退縮,避免高層建築對於周遭環境產生壓迫,製造活潑的天際線與鄰近都市環境調合。 建物造型以現代風格為主,利用儉約俐落的垂直線調強調秩序的設計感,並以穩重之褐色及灰色為主軸調,配合簡約的現代造型。 材質計畫上本案重視以細部收頭,讓不同材質如石材、金屬、玻璃、山型磚等主要建材各顯其本質外,其中界面之轉換收頭慎密,提昇整體建築品質創造高品質之住宅風格。
透視圖
剖面圖
立面圖